第10页(第1/2 页)
那歌声刚响起时,尚在山的那头,待到唱完最后一字时,那唱歌之人已然来到石宝山头,隔着熊熊篝火,众多白族少女们挤在一起,争先恐后的去瞧这个唱得如此动情的阿哥是何等样的人。待看清这位阿哥竟是位眉清目秀的少年郎时,少女们哈地一笑,纷纷说道:"阿姑姐不在!这歌可对不了不算!不算!阿哥不如在我们当中挑一个对歌罢!"白族女子生性大方,不似汉家女子那般羞涩腼腆,而今晚的歌会原就是为对歌找情郎而设,是以看见少年生得英俊,便都忍不住调侃起来。那少年在诸女的调笑下竟然红了脸,幸好火光映照下,也不大看得出来。他淡淡一笑,道:"我要找的便是阿姑,不知她人在哪里?我这就去找她!"这番话说得满山的男男女女笑成一团,好不容易大家闹够了,才有个少女指着山脚,说道:"阿姑姐要照顾村里的病人,来不了你沿着这条山路下去,进村随便找个人一问便知!"那少年谢了,正要告辞,那少女抿着唇,笑吟吟的拉住了他,笑道:"阿哥,你是外乡人罢?你也是慕我阿姑姐的大名从大老远的地方赶来的么?我可告诉你,我阿姑姐本事可大了,只是她不大爱搭理男人,你若是在她跟前碰了一鼻子灰,可别怪我没提醒你哦!"那少年笑了笑,若有所思的道:"我晓得,多谢你提醒!"石宝山下的小村落看似不大,却挤满了临时搭就的简易草棚,兴许是因为前方在打仗的关系,西洱河太和城附近的居民纷纷北迁,以至于剑川城的人口数在短时间内暴涨。原先剑川城还打开城门任由百姓出入,但是从数日前因为龙尾关一带闹起了瘟疫,且疫情甚重,剑川城城主考虑到城内百姓的安全,便下令将城门关闭,再不许外人进入。流民居无定所,有大部分被迫滞留在了剑川城外的小山村。但这种相对稳定的情况仅仅维持了两日,听说南方疫情传播日益严重,百姓们为了活命,纷纷举家迁移。这一次北上的流民竟比之前多了两倍不止,剑川城附近的几个村落皆挤满了人,流民将荒野空地也占据,暂且当了安家之所,幸而时值夏日,倒还不至于发生夜冷冻死人的惨剧。然而南边的疫情越来越严重,不仅来袭的唐军之中出现大批伤患,便是龙尾关的守将中也有人因感染病症,医石无救暴毙身亡。死亡的人数虽不及唐军的十之一二,但这种恐慌却影响到了处于战乱的南诏百姓,在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后,他们那根紧绷的弦再也受不起任何的风吹草动。一个闹不好,南诏国便可发生一场流民暴乱。三日前,石宝山下的村庄里安置的流民中陆续有人出现风寒咳嗽的症状,正当百姓无所适从的时候,一位有着观音菩萨般好心肠的女子出现了。在她的主张下,病人被单独隔离起来,她又毫不避讳的主动与病人接触,无微不至的照顾病患,直至将病人治愈。当地人不知道她姓什么叫什么,只觉得她十分可亲可敬,便纷纷尊称她为"阿姑"。这期间,当地的官府曾派人企图将那些感染疫病的人抓起来杀死或者活埋,结果那些兵丁没等接近专为病人搭建的草庐,便一个个被阿姑打得屁滚尿流的逃了回去。自那以后,所有人敬奉阿姑犹如天神,更有人将她比作是天上的观世音下凡,专为救助百姓脱离苦难而来。阿姑的神话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在南诏国土上传播开来。见那少年一脸崇敬爱慕的模样,村口的老人听说是慕名前来找阿姑的,便忙不迭的亲自领了他上山到建在半山腰的草庐去。走了半盏茶时辰,一条系在两棵大树间大红绸绳挡住了二人去路,十余丈开外,一座偌大的草庐建在洛大的草坪上,红花绿叶间却显得格外孤寂冷清。老人站在红绸外,放声喊了几声,不一会儿,草庐门前人影一闪,已俏生生的站了一位白衣女子,虽然隔得远了,但白衣女子举手投足间无不透出一种婉约。老人招了招手,那名白衣女子袅娜的走了过来,眼眸清亮却掩盖不住浓浓的倦意,她掠了掠鬓发,声音柔软且透着疲惫的问道:"老爹,你找我何事?"老人正要回答,一旁的少年忽然用汉语说道:"你可还认得我么?"那女子一怔,未等看清那少年的长相,忽觉胸口大痛,竟是在身心疲惫间一个不察被他一掌打中。那少年掌力浑厚,这一掌她又毫无防备,直打得她眼前金星乱撞,疼痛难当,仰天摔了出去。那少年似乎也想不到竟会一击奏效,愣了愣,方待踏前,那老人忽然猱身扑了上来,将他一把抱住,大叫道:"你这个恶人!原来你是想来害阿姑的恶人!我真是瞎了眼,怎么会把你这个恶魔带到这里来"少年心神不定,试图甩开老人的束缚,无奈老人年纪虽大,手上却还有几分蛮力,他用力挣了两下竟没能甩脱。老人直起嗓子嚷道:"阿姑!快逃--阿姑来人哪!有坏人想要害阿姑啊--"他这一叫嚷,那草庐里的人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