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页(第2/2 页)
柄会大为削弱。人人都知道赵荣远的心思,但他当然不会这么说。只不过老生常谈,又将太-祖定制四个字搬出来说话。立国之初,商议朝廷制度时,这方面自然也是讨论过的。虽然一百多年过去,但却还有档案。赵荣远本人在兵事上未必有建树,却很会做官。这些档案他都细细看过记下,如今搬出来也理直气壮。“国初是国初,如今是如今。”李定宸淡淡道,“国初时连九边都没有呢!”国初时大秦的国土远没有那么大,还是世宗时几番征战,夺下不少土地,然后才定下了九边。都按照太-祖定制,以后的皇帝就不用做事了。赵荣远之后,又有几个人站了出来,除了之前跟陈渊贞丰县对的兵部侍郎段林之外,还有不少力主打压武将的官员,其中多为王系。不过能说出来的道理,也无非就是武将掌握了这么大的权力不妥,国朝没有这样的先例,显得十分苍白。即使宋朝时有枢密院,但担任枢密使,枢密副使的官员,也都是知兵事的文官而非武将。当然其中也有例外,功劳太大的武将朝廷不敢放出去,索性就用一个官职把人栓在京城。不过,说到这一点,也有机灵的官员灵光一闪,觉得这或许同样是皇帝为了制衡武将才想出来的办法。这参谋军事听起来很厉害,但作为武将,手里没有兵,在朝堂上跟文臣一起玩弄权术政治,又怎么可能会是对手?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倒也不必这么急着否决。所以颜锦泉在一番深思之后,便主动站出来道,“不知陛下这参谋军事的职务如何安排?还是尽如枢密院一般?”“自然不是。”李定宸道,“朕意从九边各选一位将军入京,专门成立一个部门,参赞军事机要,就叫军机处或参谋部。以一人为首,余者佐之,平日里负责处理监察各地军务,遇有战事,则或在京中参谋赞画,或往前线监军。”“这……”居然一开口就是九个人!就是发问的颜锦泉,也不由吓了一跳,竟是被模糊了重点,“陛下,人是否太多了?”“这不是人多人少的问题!”赵荣远连忙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这些事兵部尽可承担,根本不需要再立一部。”“哦?但兵部都是文官,不知兵事,战事常常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定,贻误军机。”李定宸道,“具体的事例朕倒是记不得了,倒是前几日好似看过这么一封奏折。不过都说赵卿有过目不忘之能,且遍阅兵部卷宗,就没有你不知道的事,想来这些内容,你也心里有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