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第2/2 页)
趋之若鹜。但李定宸最后推出来处理此事的人,却有些出乎众人的预料。前首相王霄的弟子,颜弘。就连颜弘自己也没想到会被委以重任。他自然知道陛下励精图治,朝中机遇很多,但自己的身份敏感,就算有再多的才能也未必会被重用。再说,离京多年,颜弘也觉得自己有些脱离时政,所以回朝后被安置在冷门的礼部也没有任何怨言,这一年多来一直在接触和熟悉朝堂。却没想到,皇帝竟然那么快就起用了他。这样的知遇之恩,让颜弘陡然生出几分不负使命的责任感。他本来就饱读诗书,对历朝历代的典故信手拈来,加上这一年多的了解,对李定宸的想法也多少算是心里有数。因此虽然议论者众,但颜弘却没有半点推辞,接下了这份担子。草原人桀骜不驯,虽然认了输,但却不代表大秦的条件他们都能照单全收。两方第一次坐下来谈判,他们就表现得十分傲慢,甚至故意不说中原官话,只说番语。而颜弘竟是每句话都能接得上,引经据典,将蛮横的部落首领说得心服口服。也是直到此刻,所有人才知道,从京城出来这一路上,颜弘竟也没有闲着,而是一直在跟向导学习草原人的语言。几个月下来,竟是颇有心得,至少日常对话没有问题。而颜弘在谈判桌上的表现更是令人刮目相看。分明是冠巾儒士,与人争辩起来却是半点都不落下风,商量出来的每一个条款也都有利于大秦,让人不服不行。最关键的是速度快。本来这种事情,不要说个月,就是拖个一年半载也是等闲。但颜弘知道皇帝估计急着回京,所以半点没有拖沓。——李定宸虽然不需要亲自处理这些事,但谈判过程中,大军却还是不能撤走,须得驻扎在草原上形成威慑,好叫草原部族知道厉害,免得他们反复。而他虽然没有催促过谈判进度,却是一天三次派人来看进展如何,颜弘如何不知道他这是不想多等?于是拼着自己日夜苦熬,那么多那么复杂的事务,他一条一条理清楚,不过半个月的功夫,竟是都商谈得差不多了。战俘大秦留着无用,叫各个部落自己拿牛羊马匹来换。已经被秦军占领的土地,自然都归于大秦,丈量之后重新设立新的边境线,同样留出一段缓冲带。至于粮食交易的价格,以后的边贸互市等等,也在颜弘的考虑之中。等商议完毕,厚厚一摞条款书送到李定宸案前,他忍不住将之展示给首相杜卓华看,两人赞叹了一回年轻人的冲劲,又不免怀念了一番王霄。李定宸便也顺势下旨,恢复了王霄身上虚衔,叫他在老家荣养,又赏赐了不少财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