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仙侠小说 > 只是在修道 > 第38章 明空见性(六)

第38章 明空见性(六)(第1/3 页)

目录
最新仙侠小说小说: 女修重生指南仙火焚天我在仙侠世界打闷棍麒麟历险记星龙召唤师好像是封神来着大魔神传奇苟刀修我真的成了王爷我的成仙速度有点快玄幻:我带着亿万星辰去穿越异世武林至尊异界之五种药剂当天才凡人修仙:从一本破书开始蛊仙人,蛊蛊蛊蛊蛊蛊乾坤造化:万物同流,生生不息入魔记万毒纲目我在甬安当罗刹我以武器战天下

如果「灰衣少年」的这段自我回忆,被除「无上」老者之外的另外一群人看到。

想必可能有不少人,会觉得「赵凡」那所谓的一番伤感追忆,不过是利用,卖惨自己悲伤童年的把戏,用以博取他人同情的方式。

虽说这种说法,实在有些恶意与离谱。

不过,我们似乎可以理解,这些人为什么?会习惯性的如此解读?

……

无法否认,利用讲述自己悲惨故事的方式,博取同情,以求达到某种特定的目的,在某一段社会现实中,确实已经变成了,极为常见的宣传手法与桥段。

只不过,我们需要注意的是:

真正有问题的,从来都不是陈述与剖析自己痛苦经历这件事本身。

而是涉及在内的人们,到底基于什么样的动机与目的?去做这件事。

……

你可以像很多人那样,将一段痛苦悲惨的事件,抽象成一个片面的结论。

例如:

有人问:为什么许多老百姓,只能生活在勉强维持生计的高压力状态下?

你回答:因为他们不够努力。

是的,你确实以回答问题的形式,给出了答案。

但你的答案,非但没有呈现与揭示真相,反而掩盖了真相……

你当然有你这么做的理由。

但发生过的,终究是发生过的,会有某处记着它。

……

你也可以像很多人那样,将悲剧苦难的根源,顺水推舟的抛给那个,在你心里早已设定好的「背罪者」。

例如:

有人问:为什么经济环境逐渐恶化?大量资金去向不明?

你回答:都怪罗刹国,都是他们害的。

或有人问:为什么张三的孩子,年纪轻轻就跳楼自杀了?

你回答:因为那孩子内心脆弱,不争气,不忠不孝。

是的,你确实以结论的方式,给出了整个事件的解释。

但你的解释,非但没有呈现与洞察问题的根源,反而在掩盖暗中毒瘤的同时,为将来更多的类似悲剧,推波助澜。

你当然有你这么做的理由。

但发生过的,终究是发生过的,会有某处记着它。

……

类似的事情多了,时间久了。

人们虽然听过了许多耐人寻味的悲情故事。

但这些事件背后的因果脉络,并没有被梳理出几分,更不用说,什么对于真相本质的洞见了。

于是,他们的故事,无论或真或假?

既没有被打造成开启真理之门的钥匙,也没有被铺就成通往无上大道的阶梯。

更多的讲述。

被引导成了实现欲望的工具,攻击与杀戮他人的武器。

不过,这似乎也没什么……

毕竟,他们好像已经习惯了,生活在充满欲望与杀伐的世界了。

……

而「赵凡」的反思回忆是如此吗?

显然不是。

在他痛苦的回忆中,最关键的并不是他的童年是否足够的凄惨?

而是他意识到:

人们虽然常常求神拜佛般的希望自己安康幸福,不遗余力的追求美好,规避苦难。

但实际上,许多会导致他们陷入悲剧的因素种子,早就已经不知不觉的,渗透进了他们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之中。

有的人……

一面呼吁与追求「公平公正」的待遇,一面却在鼓吹与教导自己的家人后代,信奉弱肉强食,胜者为王的蛮荒法则。

殊不知?这世界并不是从来没有过「公平公正」的存在。

而是因为他们,已经将自己塑造成了,无论走到哪里?就会破坏那里「公平公正」的家伙。

有的人……

一面希望获得世界与周围人的善意帮助,温柔以待,一面却精打细算的过度谋划利害得失,不容许自己做出任何亏本的买卖,常行损人利己之举。

殊不知?并非天下之人皆无赤诚善意,而是别人一与他们打交道,很快就能从他们的圆滑客套中,感受到他们的市侩、精明、与算计。

人们像这样,因为原生影响、世俗风气、从众心理,等等原因,造就的一幕幕,类似于「左手寻找幸福,右手创造痛苦」的剧本范例,多到可谓难以计数。

……

然而,在

目录
带着青莲闯超神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