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页(第2/2 页)
去?”
岭南下辖的十六县,绝大部分都是靠山吃山的,有些种桑树养蚕,有的种苎麻织劣等的白布,而清江县则以山货居多。
桃花村乃至周围的几个村落,也有不少苎麻,但几乎没人会织布,倒是兴起种苦荞这种植物,因为这种植物在瘠薄的地方也容易存活,所以村民们大都会在午后的山坡上或是哪个乱石缝里种上不少,一是不用交税,二是还可食用,荒年时节还能养活不少人。
不过近十几年,大都数都改种了红薯、土豆之类容易填饱肚子的植物,只有少数的人家会随意撒些种子来泡茶喝。
“能。”宋新桐其实也没把握,不过十文钱一斤,这里收了一千五百斤也不过十五两银子,若是运气好,出海一趟回来说不定得赚不少银钱。
这还是那日陆云开和她交底了,她才知道自家相公竟然和江明昭合伙做了出海的生意,虽说他每次提供的货物并不多,也不过是些少见的村子里特色货,但每一次转手回来都能赚上好几千两,这也是为何陆家能靠收一点束脩,还能日子过得如此舒爽的原因。
“姑娘,附近的两三个村子都收得差不多了,您看是不是还要扩大范围?”杨树问道。
“再问问吧,争取能凑上二千或是三千斤。”宋新桐说道。
“那小人再去四处寻一寻”
“好。”宋新桐转身看向秋婆子,“婆婆,这几日婶子她们在县城的生意可好?”
“能赚些银子,但不多。”秋婆子忧心得很,“我觉得还不如在家种地,今年买了三亩水田,他们若是不回来帮忙,老婆子我一个人哪里弄得完。”
“可以请人干活儿,一日也就百十来文的工钱,可婶子她们一日能赚好几两呢,若是不开门做生意,那多不划算啊。”宋新桐将记好的账本放进匣子里,抱着匣子往屋里走。
“是这么个道理,可咱们庄稼人哪有不种地的道理啊。”秋婆子叹了一声,“新桐,这都三月十几了,你们今年真不买水田中稻子?”
“不是没地嘛,要是有我肯定就买了。”宋新桐端起茶水喝了一口,刚才和那几个妇人说话差点没把喉咙说干。
“也是,你要买成片的地,怕是不太好买。”秋婆子说。
宋新桐嗯了一声,“散的地太麻烦了,到时候搬来搬去的,先看着吧。”
“是这个道理。”秋婆子有些忧心的又叹了一口气。
宋新桐盯着秋婆子,“婆婆今儿是怎么的?怎的一直叹气?”
“哎,去年种多了红薯,原想着多种些不至于饿肚子,没想到日子好了,把红薯剩下了,眼看着天气就要热起来了,这些到时候坏了咋办哦。”秋婆子说道。
“谢婶之前不是拿去种了吗?”宋新桐问道。
秋婆子是个节省的,一想到那么多的红薯放坏了,心窝子就疼得厉害:“是插了苗,可那也用不了多少,还剩下好几千斤呢,吃也吃不过来,再放着就全坏了。”
“新桐你帮婆婆想想,可有啥法子没有?”秋婆子看着门口放着的苦荞,“不是要出海吗,能不能帮婆婆也将红薯搬出海去卖掉?”
宋新桐眉眼一跳,这红薯还是外来物种呢,人家海外的人肯定也不稀罕。
“婆婆,这红薯也不是稀罕物,人家估摸着也不愿意买。”
秋婆子又叹了一口气,“这可咋整呢,放坏了实在是太可惜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