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郭璞典故(第1/2 页)
林惠南听着秦振对自己的关心话语,不由得感觉内心十分甜蜜。这一刻,她才发觉原来被人爱、被人关心是这样一件令人幸福的事情。
秦振收拾完东西之后,和林惠南道了声别,就离开了房间。当他来到钱金房间时,发现二人正在不怀好意地冲着他笑。
冯旭调侃道:“这件事情,如果你不用一件法器来交换的话,我一定告诉林家老二,看他拿刀过来和你拼命不?”
“无所谓,你爱告诉谁告诉谁,就连林爷都同意的事情,林慧振管得着嘛!”说罢,秦振晃荡着钥匙,转身离去。
见没有拿捏到对方,钱金哈哈大笑,拍了拍冯旭肩膀,也向门外走去。冯旭叹了口气,骂骂咧咧道:“无量他娘个天尊,居然被鄙视了!”
由于秦振三人昨晚就对陈凯道别说最近有事情需要处理,所以陈凯此次没有陪同秦振三人,但几人却相约等忙完之后再聚。
三人从宾馆出来,开车前往京口,因为姑苏和京口都是两个地级市,同属一个省份,所以开车并不是很远,车行大概两个半小时就到了京口。
因为几人都带有目的性,所以没有过多停留,直接去往了金山寺。
这里,先简短介绍一下郭璞的传奇经历。
郭璞,字景纯,本是河东郡闻喜县人,他的一生著作颇丰,其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还是《葬经》一书。
关于这本书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说是郭璞所著,而有的人则质疑这一种术法,历朝历代不乏争论之音。
相传,郭璞东渡后,早先本在金陵城北下关区幕府山的金城为王敦做事,后来又随王敦去了武昌的幕府,最后就是在那被杀害的。
因为王敦想要谋反,所以请郭璞为其占卜,郭璞占卜后实事求是断言王敦会失败,王敦还没行动就被泼了冷水,所以一气之下将郭璞杀害。
当然,事实证明,最后王敦确实失败了,而且还落得个谋反被诛的下场。
在此之前,也就是郭璞随征前,他就预测了自己此去凶多吉少,并给儿子郭骜做了相应的交代。
要知道,一个人能预测自己的生死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郭璞除了指明自己的身后葬地,还告诉了儿子关于自己死后下葬的方法。
具体则为将自己的尸体装进棺椁之后,用船将棺椁运至金山寺心安处的江面上,直接将棺椁置入江中即可,即为水葬。
据说,郭璞告诉家人,做完这些事情即可,其他事别管。此外,他还特别嘱咐家人,不管发生了什么事,也不要回头看。
而郭璞被王敦杀害之后,他的儿子郭骜带着家人前去收尸,并按照郭璞生前的交代一一照办,可没想到的是,棺椁刚一入水,突然有惊涛骇浪冲天而起。
郭骜想起父亲说过的话,立即嘱咐众人背过身去,可紧接着又出现炸雷般的一声巨响,惊恐之下,郭骜不知发生了何事,于是忍不住扭头看了一下。
其实,这也不能完全怪郭骜,毕竟自己刚刚将父亲的棺椁置入江中,就出现了这种奇怪的自然现象,作为人子,担心实属常理。
可郭骜这一见之下,刚才放棺椁的位置,原来还是一片江水,此时却出现了一个小山头,而且正在往上涨。但由于郭骜这么一回头,山头立即不涨了,
这座小山,就是今京口金山塔影湖之侧的云根岛。因为这个意外,所以现在看到的云根岛才很矮,离江面也只有几米高而已。
也正是因为如此,后人才借此故事,把郭璞下葬的方式发扬光大,称他是中国古代正式实行水葬的第一人。
郭璞的葬处又称龙门,因为紧靠江边,所以连站人祭拜的地方都没有,可见郭璞祖师的心胸该有多豁达,根本不在乎身后之事。
明代倭国使臣中心叟曾来到过金山寺凭吊郭璞墓,这位倭国老僧曾写道:遗音寂寞锁龙门,此日青囊竟不闻。水底有天行日月,墓前无地拜儿孙。
宋代诗人刘克庄在《郭璞墓》诗中说:先生精风水,卜穴未应疏。因捋虎须死,还寻鱼腹居。如何师鬼谷,却去友灵胥。此理凭谁诘,人方宝《葬书》。
除了名人对郭璞祖师的作诗凭吊之外,最神奇的莫过于郭璞虽然葬在水边,但其墓地至今从未被水淹没过,这简直就是一大奇迹。
因此,宋代的张蕴在其金山诗中称:江心台殿渺空云,夜月鱼龙影不分,八十老僧相引说,潮痕不上郭公坟。
到了清代,刘名芳在编金山志时同样有这样的文字记载:相传郭璞葬此,有石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