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化愿成木(第1/3 页)
在地理上,整个里下河流域平原所处的板块就如同一只巨大的锅,蔡高镇地处里下河流域腹地中心,但凡历史上里下河流域发生洪水这里就会被淹,地理学家称这里是尖锅底效应,而三观新村就是锅底的中心,极其特殊。
四人万万没想到,这个让他们踏破铁鞋无觅处的老歪嘴就是宋一金所在的村子,但是宋一金的疑团依然没有解开。
“二爷说的应该是真的,这样年纪的老人是没有假话的,要么不说,说的就是真话。”蒋小宝肯定的说。
陈明志说:“从各种维度来看,比如渭水腹地,蔡高镇就处在渭水河腹地,再比如渭水河西,有有老歪嘴,三观新村在蔡高镇西边,钓鱼镇边界,过去的老村名叫老河蚌村,河里的老河蚌不就是歪嘴么,我也认为老河蚌就是三观新村。”
“口口相传作为史料记载的其中一种方式,也具备着独特的魅力和价值。相比起那些冷冰冰、晦涩难懂的书面记载来说,它显得更为生动有趣且富有生命力。我相信,史上记载的老歪嘴就是你的村子三观新村。”赵希希再次用起了她那副学究气十足的教授腔调侃侃而谈道。
宋一金挠了挠头说:“可是为何我太爷爷不告诉我这些呢?”
“万事开头难,不管怎么说,老外歪嘴的迷团总算解开了,这也就意味着我们的“万吨黄金探索进城前进了一大步,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走,现在跟我回去,中午我们小小的庆祝一下,下一步的探索重点就在三观新村。”
四个人赶到三观新村时已近中午,宋家妈妈和婆娘已经在家里准备好简单的饭菜,就等着他们四个人回来了。
临到村口的村名石碑时,宋一金下车仔细端详起石碑,石碑上面刻着三观新村四个大字,落款是二零零零年七月,此外并无其他信息。
“大表哥,你在研究什么呢?就一块写着村名的石头,不是古董文物,我们都快饿死了。”蒋小宝摇下车窗问道。
“要多留点心,多看多想,万一这块村名石碑含有什么线索呢?”宋一金说。
“难不成这块石碑上面有个开关,按一下石碑会转动,然后呢底下露出一个通道?哈哈哈,电视机就是这么演的。”陈明志说。
“谁说不会呢?要不你下去试一下。”宋一金拉开门上车。宋一金的婆娘的电话也来催了,让快点回来吃饭。
等宋一金四门到家门口时,宋家妈妈领着孩子拿着饭菜正好给老太爷送去,这说明老太爷在家,因为平时老太爷一般只吃早晚两顿,中午是惯例雷打不动得去鱼塘上看看的,就在鱼塘的土墩上煮点稀饭吃吃。
现在宋一金也摸到老太爷的规律了,白天睡觉,晚饭后待天黑就去鱼塘土墩上了,第二天早上才回来,昼伏夜出。
“吃好饭,我们去我太爷爷那里好不好,看看能不能问到一些线索。我爷爷说我们家祖上从苏州阊门迁居到这里的,网上已经不知道多少代了,我太爷爷肯定知道这些关于老歪嘴的事情。”宋一金说。
宋一金婆娘见宋一金回来,听说他们吃好饭还要出去,开心的拉着宋一金说:“难得奶奶今天带孩子,等你们吃好饭我也跟出去玩。”
“我们不是去玩哎,是干活呢?这不昨天刚把表弟家里的小古董卖掉,你好好待家里,等空下来带你去玩。”宋一金说。
“好吧,等你忙好了,我要跟你去南京,我不要在家带孩子。”宋一金婆娘委屈巴巴的说。
“好好好,带你去就是了。”宋一金无可奈何的摇摇头,像哄小孩一样。
赵希希嘴角微扬,轻笑一声说道:“如果是我,恐怕也不愿呆在家里,一定会跟你去南京的。”话音刚落,她便意识到自己这番话有些不妥当,于是赶忙转向宋一金的婆娘解释道:“当然应该将嫂子带在身旁才对,毕竟男子汉大丈夫理应无时无刻地照看自家老婆嘛。”
“哎呀呀,你们到底在说些啥呀!赵希希,咱大表哥可是个乖乖仔哦。”蒋小宝忍不住插话道。
四人开着玩笑,打打闹闹间吃饱喝足,起身往太爷爷屋里去。
太爷爷的屋子不远,出了院子走两步就到了。
宋家大院在村里属于比较大的,三四个宅基地合在一起的,其中有一个是太爷爷,还有一个是爷爷的,自来太奶奶走了后,太爷爷就图个清静,搬到后面的三爷爷屋里去住了,三爷爷早年定居上海,子女也全在上海,几乎不回来,回来也是住在宋家大院里。
宋一金看到太爷爷的大门没有关,便在门口喊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