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清算(第2/2 页)
连素以厚颜着称的解阎王亦觉赧然,叹曰:“文人若厚颜至此,武夫何以为继?”
对孔胤植之鄙视溢于言表,斥其败德辱行,犹言“既为娼妇,何立贞节牌坊?”
世间岂有此等便宜事!
解阎王向崇祯谏言:“陛下,此人言辞不实,其亲卫杀伤我军甚众,若真受胁迫,鲁王败时,何不早降?”
言下之意,恐崇祯为孔胤植所惑。
然崇祯非易欺之主,淡然接茬:“老解以为当如何处置?”
解阎王直言不讳:“造反乃滔天大罪,大明律法自有定裁。”
周遇吉闻之,心中暗惊,恐孔胤植身死,累及陛下声名,百官与天下士子如何看待?
,!
衍圣公一脉,历朝皆受尊崇,今若严惩,恐失士心。
然崇祯帝神色自若,反问处置之策。
周遇吉深知陛下心意已决,未敢多言,只待执行。
解阎王之言,却令德、衡二王惶恐不安,哭求饶命,状若犬吠,终被亲卫拖回。
孔胤植见势不妙,跪请宽恕,言辞恳切,欲以真情打动圣心,冀望借衍圣公之名,减轻罪责。
崇祯冷笑:“大明非孔家不可转?”
言下之意,孔胤植自视过高,竟以文人领袖自居,殊不知天下精神领袖,唯有崇祯一人。
孔胤植大骇,再求见家人一面,以尽人伦。鸟之哀鸣,人之善言,皆显其绝望。
然崇祯洞悉其计,一语道破:“你欲借百官之力脱罪?”
言毕,下令斩孔胤植,以儆效尤。
众亲卫闻言,皆感震惊,陛下竟欲斩立决,且免会审,决心之坚,可见一斑。
然面对衍圣公之名,众人皆感犹豫,恐日后遭读书人非议。
崇祯见状,怒斥:“孔子虽圣,其后人未必皆贤,孔胤植更非例外,何人敢为朕分忧?”
此言一出,无人再敢迟疑,皆知孔胤植罪无可赦,必当伏法。于是,大明律下,孔胤植终难逃一死,其命运,已成定局。
孔胤植伏地颤抖,周遭尽是崇祯心腹,他深知言语无力,却仍心存不甘。
“陛下慈悲,念先祖荫庇,饶微臣一命。即便赴死,也愿归家诀别……”
孔胤植哽咽哀求,泪如雨下,此情此景,非戏非假。
生死关头,能有几人泰然处之?崇祯不堪其扰,环顾无人动手,怒意涌上心头,手已握刀柄。
忽闻两侧刀剑出鞘之声,解阎王与周遇吉毅然决然,心中暗忖:孔圣后裔又如何,陛下之令,便是天命。
二人相视一笑,尴尬中透着决绝。
崇祯见状,怒斥“放肆!”
话音未落,解阎王刀光一闪,孔胤植首级落地,血溅五步,场面骇人。
孔胤植身躯渐僵,四肢抽搐,空气中弥漫着死亡的气息。
崇祯掩鼻环视,冷语道:“孔胤植死于乱军,尔等皆见证。”
语毕,气氛凝重。
解阎王心领神会,忙应承道:“乱军之中,孔胤植已遭不幸,我等赶到时,已是此状。”
他暗自庆幸,陛下之言,实为护身符,免他日后口诛笔伐之虞。
周遇吉亦附和,众亲卫皆点头称是,一场风波暂息。
崇祯转身欲行,心中自信无人能泄密,即便有,孔胤植之死,亦成无解之谜。
周遇吉忽问:“陛下,德如何处置?”二人呆坐如木鸡,未及求饶。
崇祯冷声道:“无用之人,留之何益?”
解、周二人得令,冷笑上前,德、衡二王方醒,挣扎无用,终遭斩决。
火起,四人尸骨化为灰烬,尘归尘,土归土。
崇祯心满意足,率队归营。
晨光初照,大军在望,崇祯心绪复杂,见内阁重臣满面怒容,心生怯意,强作笑颜:
“诸位卿家,何故至此?莫非朝政已毕?”
温体仁等跪拜不起,直言不讳:“陛下轻率出城,置朝廷百姓于何地?实乃大不敬!”
言辞激烈,尽显忠臣本色。
……
:()朕,崇祯挽救大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