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崇祯挽救大明 > 第136章 为国为民,虽险必往

第136章 为国为民,虽险必往(第2/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双穿:漫威与DC的华夏超人觉醒购物商城,我助大唐统一天下反清:慢工出细活霍格沃茨:这真的是一个巫师?还珠格格之缘定此生明末:苟到崇祯挂开始造反海贼:夺取凯多须佐套青龙三国:貂蝉,把头发盘起来!赵五郎古代奋斗史目标:逃离忍界听泉鉴宝:少爷连麦,震惊全网穿越大唐做生意宋晋府录天下兴亡乱世王爷回到大陈当王爷游戏王从成为除圣开始为了天下苍生,我被迫权倾天下神奇宝贝:开局我也迟到了!帝国大军阀:大炮即是真理HP:一切之根源魔术师

藩王效仿,局势失控。

又命韩山河遣精锐保护吴有性、宋应星,二者乃国之重器,不可有失。

吴有性以医术治瘟,功在社稷;宋应星之番薯、土豆,乃民生之基,不可轻与。

谈及粮草,崇祯帝问计于王承恩。

王承恩除监藩王,更掌户部粮饷,以铁腕抄没豪绅,得粮无数,对库存了如指掌。

言可支四月之用,待郑芝龙船队无恙,后续无忧。

朝臣屡谏,言粮草耗费过巨,崇祯帝不为所动,展八年前后山陕人口对比,触目惊心。

其志在民,非徒好战,深知穷兵黩武乃自毁长城。

王承恩之策虽妙,亦引商贾、豪绅惶恐,暗投藩王。

崇祯帝意借此良机,清缴贪腐,重振朝纲。

复赐杨嗣昌密信,许其便宜行事,若郑芝龙能稳供粮草,伯爵之赏,亦非难事。

崇祯帝深知,唯朝廷强盛,方能驾驭群雄,封赏不过权宜之计。

临别之际,崇祯帝勉励韩山河、王承恩,二人感激涕零,誓保江山无虞。

内阁掌政,厂卫监察,皇权独揽,此即崇祯之“三权分立”,虽为偷闲之计,却也自得其乐。

温体仁、陈奇瑜等臣,屡请圣驾勤政,崇祯帝笑而纳谏,实则心向军旅,寄望于能臣良将,共筑大明之基。

王承恩言文渊阁灯火通明,崇祯帝闻之,更觉群臣勤勉,心甚慰之。

皇权虽重,犹如千钧压顶,实则非易事也。

崇祯帝日理万机,奏章堆积如山,朝堂纷争不息,犹如金丝笼中困龙,难觅自在。

崇祯帝常感困惑,藩王们锦衣华服,富贵盈门,缘何仍觊觎帝位?

思及此,不禁心生羡慕,明朝王爷之逍遥,远离权斗,岂不乐哉?

唯愿朱慈烺速速成长,以承大统,解己重负。

杨嗣昌近日忧心忡忡,一则为大明时局动荡,二则感念崇祯知遇之恩,难以报答。他深知圣意,却对新政疑虑重重,尤其是针对藩王之策,更是不解其意。

大明三百年基业,去年惩贪已见成效,国库充盈,何故再动藩王?

然,观崇祯所为,皆非无的放矢,财政之改善有目共睹,杨嗣昌遂坚定信念,誓死追随。

又逢海盗刘香之患,郑家水师厉兵秣马,筹备征讨,而杨嗣昌却似旁观者,无能为力,眉宇间尽显焦虑。

郑芝龙未请旨而自行动手,杨嗣昌忧虑重重,恐崇祯不悦。

然,郑之才干,杨深以为然,更不愿见君臣失和。

“巡抚大人,出征之日定于后日,望早作准备,此事机密,切勿泄露。”

郑芝龙悄然现身,低声告之。郑家水师久未大战,此番对刘香,志在必得,然弗朗机人之威胁,亦不可忽视。

海战之道,实力为尊,均衡一破,便是生死存亡之际。

郑芝龙谨慎行事,亲督战备,其才非武夫可比。

杨嗣昌观之,始悟崇祯之远见,大明水师之缺,非船而乃将才。

“郑大人,当奏明圣上,陛下非迂腐之人,见君自知。”

杨嗣昌意气风发,力劝郑芝龙。

然,郑氏自有主张,以为私怨,无需上达天庭。

杨嗣昌归府,决定亲书奏疏,上报实情。

不料锦衣卫程千户突至,携陛下口谕而来:“陛下旨意,许卿便宜行事,郑芝龙若能供粮,晋爵伯爵可也。”

杨嗣昌闻言大喜,知崇祯未失耐心,乃己之误判。

遂告之郑家归期与粮草之数,并托程千户速报京师。

程千户又询讨伐之事,杨嗣昌笑答:“为国为民,虽险必往。”

二人相视一笑,共谋大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目录
这个江湖有点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