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元坍(第2/3 页)
,一边让他念其劳苦。
顺成帝缓缓看向沉默的杨崇礼,出声道:“杨相,你怎么看?”
被点到名的杨相缓缓站出身,看了眼地上的元相,道:“陛下,元昇作恶多端,罪无可恕,元相教子不严,不足以为天下士子之表率。”
他放下玉笏,缓缓跪在地上,“请陛下夺去元相之官身,责其告老还乡,默思己过。”
杨崇礼这话名义上是贬,实则却还帮元相求了一个准他告老还乡的恩典。
顺成帝微微沉吟。
他又一种惋惜而威严的声音道:“元相两朝元老,本该配享太庙。然,一家不治,何以治天下,念你为大庆江山劳苦一生,准回江宁老家养老。元府上下满门,剥夺其相府荣耀,贬为民身,元昇极其同党者罪无可恕,择日问斩。”
这话虽然残忍,却已经是顺成帝最后的让步。
臣子科举为官,受天下万民供养,自当在其位谋其政。
元相所为,从来都是本职,而非法外开恩的例外。
元相缓缓起身,声音沙哑道:“微……草民,叩谢皇恩。”
叱咤朝堂两代的元相轰然倒坍,直到元相走出了大殿,众人仍感到一阵不切实际之感。
学生门生遍地,登临观政,相府门迎。
而今霜花落尽,子规不语,入他草堂。
更多从科举之路考上来的官员,兢兢业业在朝,在周府为官数载,才走到了中枢这一步。
他们沉默地看着元相走出庙堂,心中想的却是——
原来堂堂百年世家,一日大风起兮,也依旧会在皇权下粉身碎骨。
世家大族,不过如是。
褪去那一身紫色官袍,元相的身影和山野间耕种的老农,也无甚分别。
*
元相的离去在朝臣心中掀起惊涛骇浪,但朝堂上仍然保持着平静。
风雨欲来的气息在缓缓酝酿。
不少官员曾经是元相一派的人物,现在元相倒台,那些曾收到的好处,如今都变得了烫手的山芋。
一旦清算,便是一阵腥风血雨。
身为孟氏一派的官员自然乐见。
吏部的何尚书站了出来,举着玉笏道:“陛下,微臣有本参奏。”
顺成帝轻瞥了他一眼,“允。”
何尚书不卑不亢道:“陛下,既然元相府已然被查抄,那元侍中之位,是否也该贬为民身。他为人子而不劝诫,为人臣而不检举,非贤臣良士。”
话音落下,元辞章立刻感受到无数双眼睛暗中打量自己。
不等他为自己开口辩驳,户部的裴尚书上前一步,道“陛下,微臣认为不妥。大庆纳才微贤。元侍中城南一事广受民生赞许,收到了两件万民书,实为能做实事的好官,不该受其父所拖累,而致朝堂痛失能臣。”
何尚书道:“裴尚书此言差矣。我大庆朝富庶安康,疆域广阔,人杰地灵,能做实事的官员多如过江之鲫,莫非裴尚书认为,大庆没了他一个元侍中,便不可转了吗?”
“放肆!”
顺成帝怒斥一声。
何尚书闻言跪地,手高高举起,“微臣恳请陛下明察。”
裴尚书同样跪地,“陛下,元侍中此人与其父大不相同,且……”
且他身为当朝驸马,若是出事,将公主置于何地。
工部尚书此时空缺,方屿站在后面急得团团转,却也知道此刻没他开口的地儿。
顺成帝自然能听懂裴尚书的未尽之意。
他原先就是这般打算的,削去元相相府的荣耀,却不动公主府分毫。
可是何尚书像是头铁一般,直愣愣地就撞了上来。
方才才处置元相包庇纵容,若是他现在开口,倒也成了利用权势,维护驸马之人。
朝臣自然不敢说什么,只是这名声传出去,有碍君威。
元辞章并没有让顺成帝为难。
见他站了一步出来,旁边的官员纷纷举着玉笏,悄悄打量元辞章。
元辞章上前一步,跪在地上,背脊挺直。
他目光平和沉稳,不卑不亢地看着顺成帝,“父之过,子受之,微臣愿卸下户部侍中之位,听候发落。”
听到他自请去官,前排的裴尚书忍不住回头,“辞章,糊涂啊。”
你如今正是朝中新贵,圣上红人,若是此刻削去官身,再行科考,岂非平白虚度光阴。
元辞章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