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一群猛虎啖羊羔(第1/2 页)
第295章
一群猛虎啖羊羔
攻河北,大名府便是屏障。
可攻山东,梁山水泊前,无雄城,也无险要关卡。
梁山只能与官军野战。
童贯求的便是如此,因为你不来打,等曹贼稳定了山西,那就该举数十万大军南下了。
同样,梁山若是从山东攻开封府,除了几座大城,一路也无雄城可守。
和唐朝比起来,大宋先天不足,抵御北方蛮族的重要关隘燕云十六州被儿皇帝石敬瑭献给了辽国,导致大宋在军事上只能保持固守的态势,想要在大平原上防御人家的铁骑,除了人海战术没有别的办法。
其实早在北宋立国之初,赵匡胤就考虑过迁都洛阳,赵匡胤想得很有道理,他认为:开封地处平原,周围无险可守,要守卫这里就必须屯扎大量的禁军部队,这就要耗费巨额军费,长久以后,国家难以负担,财政崩溃则国家也就会灭亡。
而赵匡胤迁都洛阳是因为洛阳“依山背河,形势险固”,在那里定都可以省二十万大军。
应该说,赵匡胤的想法是很有道理的。
但是,他的这个计划却被他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打断了。
赵光义认为,洛阳的漕运早已断绝,经济问题无法解决,因此不适合作国都,开封则是运河枢纽,经济位置重要。
应该说,赵光义的说法也不是没有道理,五代就有一位君主后唐庄宗,将都城迁往洛阳,结果因为漕运不通,导致经济崩溃,从而引起禁军作乱,国家灭亡。
赵光义是从经济的角度考虑,因为唐代以后,中国北方经济崩溃,只有靠东南地区向北方输血,这就是大运河的意义。而北宋的时候,漕运已经无法到达洛阳,只能到达开封,因此洛阳地区无法接受南方输血,故此不适合做首都。
也因此,大宋开封汴京成了一座百万人的恢宏大都市。
当年,赵光义总结开封和洛阳的优劣时用了一句话“在德不在险”,就是说国家的生死存亡在于国君的道德,而不在于地理位置。
这句话说得似乎蛮有道理。
但是,试问古往今来这些帝王里,有几个是有“德”的。
大宋开国百余年,到了赵佶之手,已经濒临亡国了。
一旦开封府被围,百万人的衣食中断,不用敌人攻打,东京必是自行崩溃。
赵宋有几个宗泽,能当得大任?能力挽狂澜?童贯渴求堂堂正正一战,可孙子说得好: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梁山水泊,周回港汊数千条,四方周围八百里。东连海岛,西接咸阳,南通大冶金乡,北跨青齐兖郡。有七十二段港汊,藏千百只战舰艨艟。
梁山的水军掌握了河道,那就等于梁山的大军可以在任何地点登陆,奇袭官军。
枢密使童贯在阵中将台上,定睛看着梁山摆出的兵马,无移时摆成这个九宫八卦阵势,军马豪杰,将士英雄,惊得麾下众将魂飞魄散,心胆俱碎。
童贯也不住声低声道:“今日方知官军大败而回的原因,这梁山贼,原来如此厉害!”
看了半晌,只听得梁山军中催战的锣鼓“轰隆隆”作响起来。
童贯且下将台,骑上战马,再出前军,来诸将中问道:“哪个敢与贼寇厮杀的出来说话?”
先锋队里转过一员猛将,挺身跃马而出,就马上欠身禀童贯道:“小将愿往,乞取钧旨。”
看去,乃是郑州都监陈翥,白袍银甲,青马绛缨,使一口大杆刀,充任副先锋之职。
童贯便叫军中金鼓旗下发三通擂,将台上把红旗招展兵马。
陈翥从门旗下飞马出阵,两军一齐呐喊。
陈翥兜住马,横着刀,厉声大叫:“无端反贼,背逆狂徒,天兵到此,尚不投降,直待骨肉为泥,悔之何及!”梁山正南阵中,先锋头领虎将秦明,飞马出阵,也不搭话,舞起狼牙棍直取陈翥。
两马相交,兵器并举,一个使棍的当头便打,一个使刀的劈面砍来。四条臂膊交加,八只马蹄缭乱。
二将来来往往,反反复复,斗了二十余合。
秦明卖个破绽,放陈翥赶将入来,一刀却砍个空。
秦明趁势手起狼牙棒落,把陈翥连盔带顶,正中天灵。
陈翥翻身便死于马下,同时,一团烈焰从其尸体上燃起,顷刻间烧成了枯骨。
“嘶!”
“那便是青州的霹雳火秦明?”童贯咬牙切齿,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