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改造世界第一步(第1/2 页)
中国的砖块历史悠久。
在春秋时代之前,因为烧砖技术的不成熟和时代背景的限制,砖块虽有被统治者使用,但并未被普及。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为了兴都城、建宫殿、修驰道、筑陵墓,才开始大量地使用砖块,据说历史上著名的秦阿房宫中就是使用青砖铺地。
后来随着佛教在东汉王朝的兴起,用砖建造的佛塔也越来越多,砖块逐渐普及到了千家万户。
当然,所谓的“千家万户”并不包含穷苦人,即便砖块已经普及,可其造价并不是穷人能接受的。
纵然是到了民国年间,普通老百姓也不见得就能住得起砖瓦房。
所以,刘曜构想的砖块路计划推进的并不顺利。
最初,窑洞烧砖第一窑的成品率太低,只有三成,主要原因是燃料质量差劲,导致火候不到。
当然,制作砖块的材料不达标也是一个原因,毕竟真正好质量的砖块胚子从制作到成型需要近一年的时间。
只不过刘曜急需用砖,庄园内盖房子的材料可以先购买,但未来必须要有属于他自己的砖窑厂。
而且此事宜早不宜迟,毕竟在烧砖的同时,他可以尝试着烧制实验水泥和玻璃。
幸好滇池县不缺木材,只要钱财到位,不断的烧下去,勉强能用的砖块还是能烧出来的。
所以,在正式动工的三个月后,刘曜庄园内的砖窑厂才算是彻底成熟,第一批勉强能用的砖块也顺利铺上了路。
值得一提的是,玻璃被刘曜给烧出来了,尽管只有巴掌大的一小块,虽说极其不规则,但晶莹剔透的模样还是非常令那些匠人震惊的!
至于水泥,还没有成功问世的迹象。
一旦水泥烧出来了,就能直接用水泥混合碎石子铺路,还可以配合铁质框架建造城墙。
可以说,水泥是刘曜改造世界的第一步。
当然,水泥并不好烧。
刘曜只记得水泥是由石灰石和粘土等材料混合,经高温煅烧制得,而玻璃是由石灰石、石英砂、纯碱等材料混合,经高温熔融制得。
大理石就是石灰石,滇池县到处都是。
石英砂其实也就是石英石的碎沙,和粘土一样很容易搞到。
纯碱在后世俗名苏打,古代也叫石碱,这个在多山的滇池县同样不难搞到。
烧玻璃没啥技术含量,只需要燃料的温度和窑洞的密封性达标即可。
在二十一世纪,很多人用沙子都能烧出来玻璃,尽管不是透明的,但至少有点玛瑙珠宝的韵味。
秦汉时期的玻璃制作技术大概掌握在炼丹家手里,主要是伪充真玉,或供服食之用。
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道人消炼五石,作五色之玉,比之真玉,光不殊别,兼鱼蚌之珠。”
刘曜和那些匠人一起烧出来的玻璃也不是纯透明的,里面自然混合了杂质。
烧出玻璃不难,把玻璃弄成片或其他形状的技术才是核心,刘曜目前并没有掌握,这需要时间摸索。
而烧水泥的关键在于,他并不记得在后世有个技术语叫“两磨一烧”。
眼看着庄园内一千亩试验田的稻子已经收归粮库,而贾小六也成功打听到了鹿角藤的下落,可刘曜的烧水泥实验还是不见成果。
令人不愉快的消息并不止这一个,庄园内的“哨兵塔”昨天夜里塌了!
说是塔其实只有两层,约六米的样子。
由于是木质建筑,塔塌了之后,被砸中的那位值班家丁仅断了三根肋骨。
还有,今早刮大风,粮仓的屋顶被掀飞了!
庄园内建筑的质量问题好解决,找一些可靠的工匠修缮下即可。
水泥烧不出来也只是暂时的,继续实验下去总会有成功一天。
最让刘曜头疼的并不是这些,而是庄园内“汉人雇农”和“夷人雇农”之间的矛盾!
这里的“夷人”是指东汉王朝西南地区的原居民,与之对应的“汉人”则是父辈或祖辈从中原地区迁移过来的国人。
西南原居民觉得汉人看不起他们,双方在一起劳作时,汉人总会事事刁难,处处为难他们这些原居民。
虽然大家发到手的工钱都一样,可平日里庄园家丁大都向着汉人,遇到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抓着不放,总得敲诈勒索一番才肯罢休。
日子一天天过去,汉人雇农慢慢积累了点钱财,而原居民则只够糊口,存了一点余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