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婺州王家(第1/2 页)
一旁的景行看着这情况,小声对顾承宁说道:“老爷,这些杂役怎么如此折磨人,即便是京兆府抓人,也不会如此折磨犯人。”
顾承宁点了点头,不过他并不清楚这壮汉到了什么罪,想来也不会太严重,若真是犯了大罪,也不至于只有几个杂役押着了。
于是顾承宁对几个杂役说道:“几位差爷,虽然是犯人,可也不能这么对他吧,看他这样子,怕是几天没有吃喝了。”
一个杂役突然站起身来看着顾承宁:“老头,我劝你别管闲事,否则,我们连你一起绑了。”
“放肆,竟然敢这样跟我家老爷说话。”
景行第一个不愿意,一拍桌子起身说道。
“哎呀,来了个横的,你是何人?可有身份文牒?拿出来,我等要查验。”
顾承宁等人早就在建州让建州刺史开好了身份文牒,顾承宁的身份,是一个走方的郎中,其余两人则是他的下人。
此时顾承宁笑着说道:“几位勿要动怒,我是走方的郎中,云游四方,救治百姓,只是不忍心看此人如此受折磨罢了。”
“劳烦问一下,这男子犯了何罪?”
大梁律法,一般人是不能随意离开籍贯地的,当然,像商人,走方郎中,有秀才功名的读书人,镖局等这类特殊行业,在当地官府备案后,才可以去往各地。
当然,那些违法的人除外。
“哼,看在你是郎中的份上,便不为难于你,不过还是劝你一句,少管闲事。”
一个杂役都敢如此放肆,看来这婺州刺史治理地方有待商榷。
这时候,却有一个衙役说道。
“嘿嘿,我娘说,我小时候出生时,幸好遇见一个走方郎中,否则我们母子都会性命不保,看在你也是郎中的份上,我不妨告诉你,此人得罪了王家,婺州刺史府抓了许久都没抓到,不想他竟然跑到我们绩溪,让我们弟兄捉到了。”
“县令大人命我等押赴婺州城,交由刺史府处置,要知道,为了抓这人,刺史府可是悬赏了两百贯,一会去交了人领了赏钱,我就能回家娶媳妇了。”
一旁的小二突然说道:“我说呢,这人眼熟,敢情是刺史府通缉的人,唉!”
看来这小二知道什么原因,于是顾承宁便问道:“小二哥,你可知道这人究竟犯了什么罪?”
小二刚要开口,不想被掌柜的呵斥:“小二,还不去招呼客人。”
看来这人得罪的不是一般人,婺源王家,如果顾承宁没有记错,如今的吏部右侍郎王冕就是婺源王家的人。
这婺源王家,原本就是个小地主,建安元年,王家的王康中了进士,元和四年,王冕又中了进士。
短短不到十年,王家出了两名进士,于是王家一跃成为婺源的大家族。
元和十四年,顾承宁围攻京城,后来将一批文臣流放罢官,这王康就被罢官去职。
王冕虽然和王康都是王家人,可这王冕当年和王康可是不和,他们是堂兄弟,这也是王冕这些年能一路平步青云的关键。
如今作为吏部侍郎,吏部是什么地方,那可是掌管大梁官员考核任命的地方。
除了地方,就连京城许多衙门的官职,也要受吏部安排。
当然,部院大臣,各位大将军,将军,是需要廷议或者顾承宁任命的。
这婺州此时为了王家的事大动干戈,也能理解,毕竟巴结好王冕这个礼部侍郎,以后他的考核评级也能上个优也说不准。
当然,得罪了王冕,他考核得一个差也很容易。
只是目前不知这大汉因为什么原因,得罪了王家。
而掌柜的明显也是惧怕王家,所以才不肯让小二说话。
“关二,你说话小心些。”
这时候一个衙役提醒道。
耿二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怕什么?别人怕王家,我可不怕,论起来,我太祖母还是王家家主王曾的姑姑呢。”
“要不是当年我太祖父突然病故,我关家家道中落,现如今也不比他王家差。”
另一个杂役一脸不屑的说道:“落架的凤凰不如鸡,关二,你就别老提你太祖父了,你如今不也和哥几个一样,做了这小小的衙役,小心祸从口出。”
这关二将桌上的酒一饮而尽,而后说道:“想当年,我太祖父也是朝廷的五品吏部郎中,那时候,王家算什么?”
“如今王家发达了,就不认我关家这门亲戚了,简直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