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页)
利和名声的追求,又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满足自然的需求?如果是这样,即便是最普通的劳动者也足以满足自身的需求。那么,人类被称作为‘改善生存环境’的伟大目标的价值何在?”
“被他人注意、被他人关怀、得到他人的同情、赞美和支持,这才是我们想要通过一切行动得到的价值。”
第二节生存自由与价值平等
“人是主人,也是奴仆。”
——别尔嘉耶夫自由与平等是人性之中最根本的两项需求,历史中无数革命的根本目标便在于实现此两项目标。但是,尽管经过了许多革命者与思想家的努力,自由与平等依然遥不可及。作为企业员工,对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也是一个恒久的主题。今天,这两者却逐步转变为现实。——经济发展使人的自由和平等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自由是有限制的自由,限制来自生存本身,而非他人和外力的作用。
平等则体现在价值更换上,真正的平等并非乌托邦思想家们所规划的人人享受同等待遇、财富平均分配,而是依据个人的能力和付出给予相应的价值回报。无能力与无付出者得不到他人的认可与价值的体现。——这样尽管存在着贫富差距,却是真正的平等。
平等的重要性要高于自由,在所有企业组织成员享受平等时,哪怕是相对的自由约束,大家也能够接受,因为这种约束不是来自领导者的,而是包括领导者都需要共同遵循的规则。
BOOK。▲红桥▲书吧▲
第53节:第三章 人性致胜(7)
——平等是企业组织的根本。
生存的制约——有限制的自由
“人是主人,也是奴役。”这是俄国著名哲学家别尔嘉耶夫在《人的自由与奴役》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在他看来人类很难享受无限制的自由,因为存在即是一种奴役,我认为这是对自由最为精彩的一种解释。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完整的社会中,尽管个体的复兴使我们享受到独立的人格和个性,但没有一个人可以解决自我一生所需要的任何问题,即我们美好的生存有赖于他人的付出和帮助。——尽管我们是以个体存在,但我们只是生存在社会环境下的一个个体。
存在成为对我们自由唯一的制约,这就是我们追求的最大化的自由。
人人期望的自由是什么?这是讨论自由所必须面对的问题。我认为绝对的自由便是依照自我思维去做一切自身希望做的事。曾几何时,人们为了这一自由目标浴血奋战,但今天我们知道这样的自由是不现实的,因为,在我们的内心中总是存在一些“恶”的愿望,如果这类愿望也能够得以实现,那么,我们就休想得到片刻的安宁和和谐。
——享受绝对的自由并非益事。那就需要对自由进行分解,什么样的自由是有益的,什么样的自由又是无益的,乃至有害的。能够将这两者分辨开来,提倡有益的自由,这或许便是生存下的自由。因为无益的自由往往乃是良好生存的破坏者。
对于个体来说,有益的自由包括两个方面:不伤害他人的利己自由和利他自由。利己自由在于满足自我生活需求,利他自由在于创造个体价值和赢得身份认可。一个人如果仅仅满足自身的生活需求,而没有对他人形成帮助,或对社会做出贡献,那么,此人几乎是没有价值的。
——“人是主人,也是奴役。”
对于企业的员工来说,必须思考的一件事是你需要什么样的自由?自由的主体是自我,而自由的表现则是行为。而人的行为莫过于四种:损人不利己、损人利己、利己利人与利人不利己。很显然,如果你渴望的行动是损人不利己和损人利己,则你心目中的自由乃是不合理的需求。对于利人不利己,我们尽管赞赏,却并不提倡。毕竟,我们生存在一个经济主宰的社会,一味不计回报的付出将使得个体价值消失。
认识到人的自由是有限度的,同时认清应该获得一个什么样的自由,对于员工最大化实现自身价值是有重要帮助的。
当员工选择一家企业时,考虑的应该是能否获得自身的需求,同时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才是个体时代真正的职业精神。如果所有的员工都只计较自身的利益,最终企业将无法生存下去,那么,员工也将失去生存的价值。——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自身获得了多少财富,而在其获得了多少他人的认同和社会的正面评价。
◇BOOK。◇欢◇迎访◇问◇
第54节:第三章 人性致胜(8)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