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立威。(第3/4 页)
’
顺天府衙前,此刻人潮涌动,熙熙攘攘,不分贵贱,皆汇聚于此,共睹邓士亮推官与董应举知府断案之威。
邓士亮端坐堂上,如泰山压顶,气势非凡;董应举则隐于其后,运筹帷幄。
“饷银充盈,贪念不灭,竟敢以权谋私,侵吞民田,今日我必代天行道,严惩不贷!”
邓士亮声如洪钟,惊堂木一拍,震得满堂皆惊。
“锦衣卫何在?将此等蛀虫押赴菜市口,斩立决!”
令下如山倒,锦衣卫迅疾而动,将贪赃枉法之徒绳之以法。
此番雷霆手段,实乃皇恩浩荡,特赐之权。那衙役因一己私欲,将道观寺庙之田私赠赵大户,终难逃法网。
董应举知府深谙新政精髓,未雨绸缪,早有锦衣卫暗中监视,令贪腐无所遁形。
“带下一批!”
话音未落,一群和尚被衙役推搡而入,衣衫褴褛,袈裟难掩其惶恐之色。
“朝廷明令,寺庙需如实上报田亩,尔等何以敢欺上瞒下,私藏公产?”
邓士亮言辞犀利,直指要害。
巡检司公文已至柏林寺,犹敢抗命不遵,实属目无王法。
广汇大师领众跪拜,乞求饶命,然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柏林寺和尚贪得无厌,隐瞒田亩,终引火烧身。
此等行径,实乃佛门败类,玷污清修之地。
邓士亮对和尚道士,无丝毫怜悯,盖因大明僧侣之中,不乏兼并土地、欺压百姓之徒,污浊之气,弥漫其间。
然世间仍有高僧大德,清心寡欲,不可一概而论。
,!
此番审案,不仅彰显了大明律法之威严,更警示世人:无论贵贱,皆应守法奉公,否则必遭严惩。
相较于那些真佛门弟子,世间充斥着更多被尘嚣蒙蔽心性的伪僧侣。
更令人咋舌的是,据邓士亮所探知的秘辛,这批僧侣竟涉足高利贷之业,实乃佛门之耻,四大皆空之下,竟行此鬼魅之径。
于是,柏林寺不幸成为顺天府新政立威的靶心。
“念尔佛门渊源,教化之功,本官姑且饶尔一命。”
但严惩不贷,“发配至辽东广宁寺,以赎前愆,弘扬佛法,赎其罪孽。”
邓士亮一语既出,惊堂木响,广汇大师顿失神采,晕厥当场,全寺僧众皆难逃流放之命。
辽东之地,烽火连天,此去无异于赴汤蹈火,令人唏嘘不已。
处置既定,衙役押解僧众而出,赵三柱因举报柏林寺隐匿田产有功,获赏四千亩良田,天子诏令,赏罚分明,邓士亮当众颁赐,满城哗然,共鉴此举。
百姓围观,啧啧称奇,地契之下,见证新政威力。
借此良机,衙役宣讲新政:“朝廷新政,废徭役,均田亩,税赋公平,望诸君监督,共筑盛世。”
董应举目睹此景,心中暗自点头,深知今日之审判,乃新政推行之关键。
商鞅徙木立信,非木之力,而在其法之严明,威之重塑。
商鞅之法,虽遭非议,然其成效显着,史记所载,秦民大悦,社会井然,此皆铁证也。
商鞅变法,非仅一木之功,更在于其雷霆手段,严惩不贷,重塑官府权威,方能令行禁止,政通人和。
今我朝新政,亦当如此,方能开创太平盛世。
《周易》精髓云:“汤武革命,顺天应人,变革之道,天命所归。”
此处之“革”,喻为蜕变;“命”,则指天命所系,常为帝王与既得利益者所掌。
今之变法,犹如微澜之革命,直指那些固步自封、抗拒时变之既得利益群体。
其精髓,在于革故鼎新,去芜存菁,以期大明国祚得以绵延。
变法与革命,非宴饮之乐,乃披荆斩棘、见血封喉之壮举。
董应举,非池中之物,天启二年,时值广宁沦陷,东北难民如潮涌至山海关。
他临危受命,以太仆之尊,于顺天、永平等地屯田安民,以万金购良田十八万亩,安置难民万余户,且未损公帑,反以两万两之资,为朝廷换回五谷丰登,五万五千石之巨。
然,其勤勉反遭党争之祸,黯然离场。今朝,董公欲见天颜,仅凭奏章一封,无阻无碍,再无畏谗言中伤。
有圣上之鼎力,董应举自是鞠躬尽瘁,虽细枝末节偶有疏漏,然于大局筹划,从未有丝毫懈怠。
谈及忠诚,董公八十分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