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85节(第2/3 页)
,还得下放地方几年,然后才能去吏部备案,至于什么时候轮到自己当官,那就只能看老天爷了。
&esp;&esp;如今新皇登基,大兴科举之道,从提前一年举行科举便可知,朝廷正在重视科举取士,而非国子监取士。
&esp;&esp;未来监生想要出头,只靠着四书五经,真的难了。
&esp;&esp;陈性善被姚广孝的话惊醒,他本就是礼部的人,如何不知道姚广孝说的是真的。
&esp;&esp;就以洪武三十年来论,国子监监生进入朝廷的,不过五人耳。
&esp;&esp;去年若不是王绅推选了十人,加上新军之策选拔人员,恐怕国子监出仕官员的,寥寥无几。
&esp;&esp;皇上急着开科举,应是看出了国子监的问题。
&esp;&esp;毕竟,此番大辩论的真正主办,是皇上啊。
&esp;&esp;陈性善看了一眼毛亨泰,此时的毛亨泰也被姚广孝的话给惊住了。
&esp;&esp;毛亨泰的手微微颤抖,他明白,自己输定了。
&esp;&esp;“可还需要攻辩?”
&esp;&esp;王绅询问道。
&esp;&esp;见双方摇头,王绅便敲了敲锣,说道:“既如此,自由辩论吧。”
&esp;&esp;虽是自由辩论,可双方却陷入了沉默。
&esp;&esp;姚广孝见对面不说话,便起身说道:“事不辩不明,国子监想要迎接盛世,唯一的出路,便是革新!而革新之本,便是课业!以四书五经为骨,以百艺杂学为血肉!日后监生入朝廷,当为中流砥柱!”
&esp;&esp;“若是如此的话,那监生之未来,与胥吏有何区别?!”
&esp;&esp;张智起身,厉声问道。
&esp;&esp;杨士奇站了起来,看向张智,肃然道:“对于寻常百姓家而言,胥吏之害远大于官僚。若有利于国,有利于民,杨某愿以身入胥吏,践行圣人之道!张司业,你读圣贤书,可知民重?为民,可敢入胥吏?还是说你只会空谈圣人之言,却无半分圣人之举?”
&esp;&esp;夏元吉附和道:“是极!何况当下胥吏已入朝廷俸禄,纳入考评之中,表现优异,可入从九品,子弟皆可科举入仕,再无后顾之忧,若可为一方胥吏,造福百姓,也是不错之选择。张司业,胥吏在你那里,很下贱不堪吗?”
&esp;&esp;“你!”
&esp;&esp;张智被噎住,无法反驳。
&esp;&esp;众人看得清楚,自由辩论中支持国子监革新的一方,占据了绝对上风。
&esp;&esp;在自由辩论结束之后,王绅将目光看向众人,喊道:“我相信,国子监的监生已经清楚未来路在何方,我也相信,你们会用自己的态度,来决定国子监的未来!现在,支持国子监革新课业的人,还请举起你的手!”
&esp;&esp;解缙侧身看去,无一人动。
&esp;&esp;便在此时,徐辉祖将手高高举起,高声喊道:“唯有革新,才有出路!”
&esp;&esp;一个人,二个人,三个人,很多人。
&esp;&esp;“唯有革新,才有出路”的声音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esp;&esp;王绅看到了众人的支持,看到了朱允炆也举起手,不由眼眶一热。
&esp;&esp;成了!
&esp;&esp;国子监可以有未来了!
&esp;&esp;王绅清楚,引杂学入国子监只是国子监革新的 你是罗贯中?!
&esp;&esp;朱允炆登上高台,温和的目光扫过官员、监生,原本喧腾的国子监,转眼之间,变得鸦雀无声,每个人都看着高台之上的建文帝,大明的皇上朱允炆!
&esp;&esp;“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esp;&esp;“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此乃《大学》开宗明义之三纲领,诸位求学问道,应谨遵纲领要要旨!以身践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