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 > 第394章 差点吓没了

第394章 差点吓没了(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开局满级的我选择在大明当老六从士兵突击开始的军旅生涯天下第一小厮美神在娱乐圈杀疯了明末大军阀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大明史上第一大帝万界卡牌:你没有的那肯定在我这战神侍卫美娇妻我靠种树称霸万界重生之我是吕布搞怪特务穿越崇祯之贪官大狂欢,朕不管啦三国之谋伐明顺之锦绣江山特战荣耀红警:心灵终结崩原铁:我与白珩坦诚相见名柯:我琴酒有几个马甲怎么了?四合院:重生59荒年,有妻有女

政治是妥协和交换的艺术。

形式和方法多种多样。

但本质上在双方的底线范围之内进行对等的权利对等交换,求同存异。

朱标想要借李善长之口达成诉求,就得允许他在当自己的口替中掺杂私货。

否则,否定了李善长的建议,就相当于堵住了自己的话门。

人心有私。

朱标的确能替换一个更顺心意的人,却也要背负此人被百官套上奸臣小人的可能,以及自己身为太子倾小人宠奸佞的名声。

所以,什么事都有个限度。

权力的权威需要下面人代之践行实施。

那就得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他们的需求,而当他们的需求或者说胃口,超过了为君者的底线时,就需要找一个恰当的理由,给所有妄图进步的后来者,替代者找到一个君臣之间还能够继续相宜的遮羞布。

让他们能告慰自己,天家还是守规矩的。

是下面的人僭越,遂自取灭亡。

然后继续为皇家卖命。

以上,几乎就是皇权强盛时,皇权与朝臣之间一贯的政治运转准绳。

朝臣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举荐制的后门。

留足了人情世故的基本盘。

而朱标也达成了自己转移应天府读书人矛盾的目的,并为朝臣的人情世故设置了他们所能接受的规则限制——考试。

当所有人的进步都必须有真才实学,并且经历过科举这一形式的考核后,所谓的人情举荐,终有一日还是会被慢慢规范的。

朝臣们也明白朱标的底线。

这是他最大的宽宥了。

能温水煮青蛙,福泽他们这一代也就够了,至于后来人,自然有后来人的方法。

如果没有,那也是他们无能,与自己何干?

“诸卿还有本奏否?”

随着大朝会继续,科举之后一项项收尾的进程,朝野上下日常的钱粮盐铁,兵卒税收的运转,以及田亩清丈事宜的预备,整个朝会也在高效运转了一个多时辰后迎来了帷幕。

朱标照例的询问了一句。

实际就是昭示着大朝会结束示意。

却没曾想。

往常百官都该默契站好,整理一下衣冠准备退朝,回各部衙门处理政务的关口,一名吏部主事却出列站在了文武百官之间,拱手执礼道:“太子殿下,臣有本奏。”

此刻,文武百官乃至太子朱标的目光都没有汇聚在此人,而是汇聚在了吏部的最高领导人,吏部尚书刘崧的身上。

自汉唐以后,朝会几乎就奉行一个君臣默契的潜规则。

能拿到大朝会上议论的国策,基本就是已然确认的事宜。

所谓的这些国策和事宜登上大朝会之前,国策的执行人或是建议者基本都会单独与皇帝,在御书房磋商好基本的准绳。

旨在大朝会上,进行一些拾遗补缺的讨论,同时。维系一个身居高位的官员不专权不善权,为君者听取建议,相互成就的名声罢了。

但同时。

为了国策的顺利通过。

践行国策的官员,一般都会提前知会政治盟友,以达到替自己壮声势,辅佐国策顺利施行的目的。

这也就是所谓朋党的雏形。

可当所有人的目光汇聚在吏部尚书刘崧的身上,大家又都彼此注意到这点时,一个怀疑便合理产生。

朝会结束了,你来个突然袭击。

没跟太子打招呼,也没跟同僚们知会过半句,你想干什么?

刘崧此刻也额角生汗。

他非常想解释一句,这不是他的授意,是底下人的自作主张。

可话到嘴边,又被他自己咽了回去。

他是吏部的头头,说底下的人办事他不知道,有人信吗?

就算真信了。

你一个吏部尚书,连底下的人都管不住,这个位置你还坐不坐的稳了。

不行要不就换个人上?

他刘崧要认了,半辈子积攒的名声和老脸就都没了。

自己可以被贬,可以致仕,但绝对不能是在这个关口以这种理由被下放啊。

动念间,刘崧迅速出列道:“太子殿下,臣下僭越,坏了规矩,臣该当领罪,但臣请太子殿下开恩,允臣当庭先行处理好吏部内务事宜。”

朱标瞄了一眼刘崧。

又看向了尤自镇定的立于文武之间的

目录
吕布小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