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一二四 先声夺人(第1/4 页)
石堡城,不用出函谷关,经中原北上。长安有一条官道直通陇西之地,不过,这条路要经过灞桥。往东没走多久,就来到了灞桥。
今天的灞桥与以往大不相同,不仅行人众多,更重要的在于路边布置了兵士,把守得水泄不通。陈晚荣一愣,只见前面旌旗招展,似有不少人,距离太远,看不太清楚。
王少华打马赶来:“陈兄,太子和公主在前面为我们送行。”
炮兵出征很受睿宗重视,只是太子和太平公主赶来送别一事,陈晚荣还真不敢想,忙一拍马背,和哥舒翰、王忠嗣赶了过去。
太平公主笑吟吟的,远远就迎了上来:“晚荣,你也真是的,此番出征非同小可,为何不声不响的就走了?招呼也不打一声!”
陈晚荣此次出征,建功立业是必然之事。太平公主打着自己的得意算盘,陈晚荣此次归来,在朝中的影响力必然大增,地位会大幅提升,她要是不趁机拉拢一番,那就太没远见了。要陈晚荣投靠她,难度太大,拉近点关系,让陈晚荣不难为她,这好处也不小了。
于她的用意,陈晚荣当然能明白,跳下马背,行礼道:“见过公主!”
“免了,免了!”太平公主亲热得紧,拉着陈晚荣的手,不停在手背上轻拍:“好俊的一个将军!如此年纪纪轻轻,就率军出征,只有霍骠姚能与你相比了。晚荣,你应该荣幸才是!”
陈晚荣回答得很有技巧:“臣以做为大唐的将军而荣幸!见过太子。”
李隆基仍是那般平静,摆摆手,说声免了,这才直道来意:“我本来没有打算来给你们送行,父皇下旨,要我代父皇为你们饯行。”
不是李隆基不重视这次出征,相反他极其重视。这一仗打好了。他这个首倡者的地位、声望将会扶摇直上,根基更加稳固。不过,以他的为人,要他亲自送行,不太可能。你建了功,他赏你就是了。不必法外施恩,以示尊荣。
睿宗地功业将由炮兵决定。睿宗自是非常上心了。他非常想亲自来送行。只是有一件。战阵凶险。此战获胜地把握极大。也不敢保证没有意外。要是真地出了意外。不能取胜。那么睿宗亲自饯行就会成为笑柄。
正是考虑到此点。睿宗才要李隆基代他来饯行。这是一个两全之道。既昭示了睿宗地恩宠。又避免了万一不利而给人笑话。
“谢皇上恩德。谢太子!”陈晚荣谢恩。
李隆基大手一挥。一众宫卫抬着酒坛。酒碗过来。哥舒翰已经瞧出了苗头。睿宗不仅仅是给陈晚荣、哥舒翰、王少华和王忠嗣他们这些大人物壮行。还要给兵士们赏酒。不等陈晚荣吩咐。已经下令炮兵停下来。
命令一下。炮兵立时排成三个纵队。立在道旁。个个站得笔直。好象打进土里地木桩似地。没有人说话。表现出了良好地军事素养。赢得行人、围观百姓一片彩声。
宫卫停下来。拍开封泥。一阵酒香飘来。陈晚荣鼻管略一抽动。就闻出来了。这是宫中地御酒。还是珍藏多年地上品。这酒。陈晚荣在宫中喝过。知道其贵重。没想到。睿宗连这等美酒都拿出来犒劳兵士。还真是下了血本。
这也是在向陈晚荣传达一个决定:此战只准胜,不能败!
宫卫斟满酒,炮兵一人一碗。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端着酒,站到官道正中,注视着炮兵。
一声令下,炮兵转了过来。面对着李隆基他们。李隆基举着手中的酒碗。大声道:“将士们:本太子奉皇上旨意,前来为将士们送行!这酒是御酒。不是一般的御酒,是珍藏了数十年的御酒。当年,太宗皇上以此酒为卫国公李靖壮行,李靖不负太宗皇上所托,以三千勇士夜袭阴山,捣毁了颉利可汗地老巢,灭了突厥!”
李靖在唐朝是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他以三千勇士冒着大雨浓雾,冲进颉利可汗的老巢,让颉利可汗误判是唐军大集,要不然李靖绝对不敢冲进他的大营,因此而吓破胆,仓皇北逃,最终在碛口给唐军活捉。
颉利可汗给活捉固然让唐人兴奋,口口相传。但最让唐人称道的是,太上皇李渊得到这个消息高兴得不了,以太上皇的名义大宴群臣,在席上慨叹昔年向突厥称臣,如今却灭突厥,洗雪前耻,是何等的幸事。
席间,李渊还引汉高祖刘邦不能报平城之围作比喻,其高兴之情可以想见。就是在这次宴会上,李渊要颉利可汗跳突厥舞蹈助兴,颉利可汗不敢拒绝,只得跳舞。
活捉了少数民族领袖,还要其跳舞助兴,这在中国历史上仅此一次而已。唐人每当言及李靖灭突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