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魏和尚:营长,您不是教育俺贼不走(第1/2 页)
第333章
魏和尚:营长,您不是教育俺贼不走空吗?
王承柱收回目光,缓缓开口道:“这支鬼子骑兵我们当初在将军岭的时候遇见过。”
段鹏猛的回想起来:“团长,你是说,这支鬼子骑兵是黑岛骑兵联队?”
王承柱点头:“不错!”
魏和尚一下子便来了兴趣:“这可真是冤家路窄啊!当初在将军岭的时候,这帮孙子可没少让咱独立营吃苦头。团长,咱们要不要先干他娘的一梭子,从这帮小鬼子身上先取点利息。”
王承柱冷然道:“魏和尚,你还记得咱独立营的行事宗旨吗?”
魏和尚:“必须的,您说过,咱独立营不干赔本的买卖,只要枪声一响,就必须捞点好处回去。甭管是啥,不管是武器装备,还是吃的穿的用的都行。
多了不嫌多,少了也不嫌少,但不能没有。”
王承柱一指鬼子据点,黑压压一大片鬼子骑兵,说道:“那你觉得我们能从这些鬼子身上捞到好处吗?”
魏和尚陷入沉默。
以他们的身手,趁鬼子不注意,打黑枪打死几个鬼子倒是问题不大。
要全身而退,问题也不大。
但那样一来就暴露目标了,今天的侦察行动还没开始,便宣告结束了。
至于缴获点武器装备,或者物资,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因为公路已经被鬼子给占据并戒严,王承柱他们只能改走另一条小路。
在夜幕的掩护下,他们大约又走了15公里左右,便来到了正太公路南侧的壕沟边上。
日军自从占领太原之后,便一直在强化正太铁路和同蒲铁路的警戒,因为这两条铁路堪称是日军第1军的两条生命线。
如果把日军第1军比作一具躯体的话,那这两条铁路线便是这具躯体的大动脉。
日军对付八路军的方式便是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日军在铁路沿线的大小城镇、车站、桥梁,以及隧道附近,均筑有坚固的据点,分别以数十至数百人的兵力守备,并派装甲火车巡逻。
到1940年初,日军已经在正太铁路眼线构筑了上百个大小据点,并在正太铁路南北两侧10至15公里的要点,筑有一线外围据点,修筑公路将这些据点给串联了起来。
在公路外侧还挖掘了4米多宽、3米多深的壕沟,在壕沟边上还拉起了一圈带有倒刺的铁丝网,以隔绝交通。
所以,在正太铁路沿线两侧10至15公里的区域,已经成为了铁通般的存在,被小鬼子称之为了不可接近的区域。
从39年开始,太行地区,以及晋察冀边区的八路军便被正太铁路分隔成为了数个部分。
使得各大根据地之间想人员交流和物资交流的难度,提升了许多倍。
不过,这些铁丝网和壕沟想要拦住身手敏捷的王承柱三人还是有些不现实。
特别是,这些铁丝网并非通电。
当然,不是小鬼子不想,主要是他们的生产力有限,根本发不出这么多电来。
在夜幕的掩护下,王承柱直接从背囊里取出一个钳子,然后在铁丝网上面剪出了一个可供三人通过的口子。
接着,三人依次穿过口子,助跑了几步,很轻易便越过了4米多宽的壕沟。
由于三人在鞋子底下包裹了一层厚厚的棉布,使得落地的动静很小。
所以,尽管100多米外便有一座鬼子的炮楼,但却并没有惊动在炮楼上执勤的伪军。
越过壕沟后,王承柱三人先是在附近找个了隐蔽的位置躲藏,他先示意段鹏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地图,接着便拿起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了起来。
炮楼内有昏暗的灯光传出,忽明忽暗,想来应该是蜡烛或者油灯,焰火因为空气流动的原因左右摇晃,使得灯光忽明忽暗。
如果是电灯的话,灯光应该会相对稳定一些。
借助昏暗的火光,以及炮楼的大小,王承柱开始估算据点内的守备力量的规模。
这时,段鹏已经从背囊内取出了一张地图,并将其平铺在了背囊上面。然后拿出手电筒,并用棉布将电筒捂住,打开电筒时只露出一点点微弱的红光。
段鹏似乎早就训练过了,这点红光凑近了刚好可以勉强看清地图,却又不会被远处的人所注意道。
借助这点亮光,段鹏开始在地图上游走寻找。
王承柱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