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背叛(第1/2 页)
杨愔有感于常山王高演的强大威胁,他开始为皇帝高殷进行另一个部署,希望能稳固他的皇位宝座。
杨愔先是和另外几个辅政大臣燕子献、宋钦道、郑子默一起商量对策。杨愔说:
“燕尚书、宋 尚书、郑侍郎,如今政局大大对陛下不利,常山王和长广王垄断着军政大权,迟早都会做出篡位的举动,我等受先帝的遗托,共同辅政陛下,现在二王已经威胁着皇位的稳定,诸位可有什么良谋妙计,解除这个危机呢?”
三人沉默着没有马上回答,一会儿后,燕子献说:“杨宰辅,如若下官没有猜错的话,您心中已有打算,可否说出来,大家一起参详下呢?”
“本官确实是有一个想法,打算将二王调离京城,去地方上赴任,如此的话就能解除两人的兵权,远离陛下的身边,无召不能回京,这样威胁就能除去了。只是担心两位王爷不肯听从调令,反而会打草惊蛇,引起宫变。”
“宰辅所虑甚有道理,两位王爷一向大权在握,岂会轻易受人摆布?如果安排稍有不慎,容易引发巨变,对陛下不利呀。”
在座的三人点头称是。
“然而,诸位有何办法能做到不惊动两位王爷呢?”
宋钦道说:“要防止两位王爷发难,最好就是做好防备工作,要将宫中的禁卫军全部当值,将皇宫内外都围起来,不准外人进入,确保两位王爷无法进入皇宫。”
郑子默说:“如宋尚书所言,这件事必须要知会禁军统领高归彦才行。”
一旁的燕子献就说:“平秦王高归彦原也是先帝遗命的辅政大臣,正因为这个原因,陛下才任命他为皇宫禁卫军的最高统领,这件事没有他的协助恐怕难以成事。”
杨愔沉吟了一会后说:“这样吧,平秦王那边由本官去和他说吧,当初先帝让他成为辅政大臣,也是因看中他愿意效忠于陛下的原因,本官只要和他陈述利害,相信他会保护陛下的。”
“如此甚好,有劳宰辅辛苦一趟了。”
几个人商量好后,各自去做准备工作了。
杨愔担心年少的高殷到时不懂应变,特意入宫求见皇帝。
高殷在御书房接见了他。杨愔向皇帝行礼说:“臣叩见陛下,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姑父不用拘那些虚礼了,在御书房,不用行君臣大礼的。”
“君是君,臣是臣,不论在何处,礼不可废。”
“朕知宰辅实诚,不用在乎他人的眼光。”
“臣蒙陛下信任,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有事要奏,请陛下摒退不必要的人。”
“好,朕有要事与宰辅商量,伺候的人都退出去吧,无朕的传唤不得入内!”
“奴才领旨,奴才告退。”
下面的宫人、内侍听后都一一退了出去。
“姑父过来坐下说话吧,有何事只管说出来。”
“陛下,臣夙夜惶恐,担心两王觊觎皇位,对陛下不利,现有一计,打算将二人调离京城,下放到地方任职,陛下可用封地的理由让二王驻守在封地,无召不得回京,这样的话,一来可以解除他们手中的兵权,二来也可让他们远离陛下的身边,不会对皇位构成威胁,陛下意下如何?”
“姑父的安排,朕没有异议,只是两位皇叔他们会轻易同意离开吗?”
“陛下也明白到他们不会顺从皇命安排就好了,如此看来,陛下也长大了,臣感到十分欣慰。这个安排是一场硬仗,一不小心便会酿成不测的后果,陛下可有心理准备?”
“朕与母后要怎么做?朕知道姑父为我们母子着想,这件要通知母后吗?”
“只须知会皇太后一声便可,其他人等切实泄露出去,这件事非同小可,有可能会酿成流血事件收场的,故臣恳请陛下一定小心谨慎,沉着应变,不用惊慌,接下来只要保持镇定即可。”
“好的,朕知道了,姑父尽管去安排吧。”
“好,一切事有臣在,陛下只需按平日一样表现,静观其变就行了。”
“臣近来可能不常入宫,以免引起二王的疑心,事情已奏请了陛下,没有其吩咐,臣就告退了。”
“好,姑父一切小心,朕会依从姑父的嘱托的。”
“谢陛下,臣退下回府了。”
杨愔走了之后,皇帝高殷就手书了一封密信,让心腹的内侍以送贡食的理由送去给皇太后李祖娥。
杨愔出宫后,没有马上回府,他吩咐马车夫,驱车去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