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河东事务之辩(第1/2 页)
周国兴和万雨泽被召回京。
回京前,两人神色凝重地来到百里正的书房,进行一次深入的谈话。
“百里大人,我们这次回京,祸福难料啊。”周国兴率先打破沉默,他紧皱着眉头,脸上写满了忧虑。
“皇上突然召回我们,定是因为河东之事已在朝堂掀起波澜。我们在河东的所作所为,不知会被如何解读,此次回京,恐怕是凶多吉少。”
万雨泽也点头附和道:“是啊,百里大人。我们虽一心为了河东的发展,可在这过程中,难免触动了一些人的利益,也引发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局面。如今面对皇上的问询,我们必须想好应对之策,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百里正坐在椅子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沉思片刻后说道:“二位大人不必过于担忧。我们在河东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百姓,为了河东的繁荣稳定。只要我们秉持初心,如实向皇上陈述,相信皇上定会明察秋毫。”
“话虽如此,但朝堂之上风云变幻,人心叵测。我们不得不防啊。”周国兴忧心忡忡地说道。
“而且我们离开河东期间,那边的局势也不知会如何发展。万一有人趁机捣乱,我们之前的努力可能就会付诸东流。”
“周大人所言极是。”万雨泽接着说,“我们需提前做好安排,确保河东的各项事务在我们离开后仍能有序进行。同时,也要与京城中的一些同僚保持联系,以便及时了解朝堂的动向。”
三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商讨着应对之策,房间里弥漫着紧张而压抑的气氛。
“周大人、万大人,你们放心,河东有我,乱不了。”百里正目光坚定,语气沉稳地说道。
他微微挺直了身子,继续说:“在咱们河东省地盘内,我散出去有近万名的暗子,他们遍布各个角落,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了我。无论是官员的动向,还是百姓的情况,我都能第一时间知晓。哪怕是一些微小的变化,也能迅速传到我这里。”
他顿了顿,看着周国兴和万雨泽略显惊讶的表情,微微一笑,接着说:“至于京城,朝堂的动向我也有安排。同样有近万名暗子在活动,他们会密切关注朝廷的决策,各方势力的动态。我会给你们一个信物对接,通过这个信物,你们可以随时与我的人取得联系,获取最新的消息。”
周国兴和万雨泽听了百里正的话,心中稍稍安定了一些。
他们深知百里正的手段和能力,有了他这番布置,至少在情报方面有了一定的保障。但他们也明白,此次回京依然充满了挑战,需要谨慎应对。
涉及到河东兵力,百里正坦言说道:“现在河东达40万兵力,外部因素撼动不了。而且,我们的装备先进,可以这样说,40万兵力吊打大周国、大辽国的100万兵力。”
周国兴和万雨泽听罢非常震撼,有喜有忧。不过,有了百里正的支持,他们也多了一份底气。两人对视一眼,微微点头,对百里正表示了感谢。
随后,他们又继续商讨了一些细节问题,为回京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半个月后,周国兴和万雨泽回到京城。
金銮殿上,气氛凝重而压抑,众大臣目光齐聚在他们二人身上,等待着关于河东省各项事务的问询与解答。
皇上高坐龙椅,率先发问:“周国兴、万雨泽,朕听闻河东局势复杂,你二人且将在河东之作为详细道来。”
周国兴向前一步,拱手行礼后说道:“陛下,臣等在河东一心致力于救灾与发展。河东此前受灾,民生凋敝,臣等积极组织赈灾,调配物资,使得百姓生活逐步稳定。”
一位大臣立刻质疑道:“哼,说得好听!可为何有奏报称河东总督署被架空,权力尽归平凉府,这是何道理?”
万雨泽赶忙解释:“大人有所不知,总督署在某些事务上决策缓慢,效率低下。平凉府为能更高效地推进工作,主动承担了部分职责,并非架空总督署。我们皆是为了河东的整体利益着想。”
这时,皇上皱起眉头,插话问道:“那河东省的财政状况究竟如何?朕听闻总督署一直缺银少钱,此中缘由你们可清楚?”
周国兴连忙回应道:“陛下,河东省总督署一直没有银子,朝廷是否有下拨,臣等确实不知。我们了解到的情况是,总督署根本没有银子去赈灾。当地财政困境由来已久,各项税收不足,开支却又庞大,之前的一些财政举措未见成效,导致库银空虚。”
另一位大臣紧追不舍:“那你们在河东,可曾采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