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起波澜(第1/2 页)
在天完全黑下来之前,陈一把自己面前的茶喝的一滴不剩。
陈一的名字是自己改的,十三岁他死了双亲,丢了一条胳膊。捡了一条命之后,他给自己改名叫陈一。
天地恶鬼,孑然一身。
陈一拎起手边被麻布裹着的长剑,迎着昏暗的天光走了出去。当年灭门惨案过后,他没像说书的讲的那样,背上血海深仇,经历磨难,成就一身武功,手刃仇敌。陈一也没离开家乡太远,就在琅琊道一带混日子,在茶馆,酒楼里当伙计,结识了一些所谓的江湖上的朋友,几近十年过去,陈一身上没有一丝当年血案留下的影子,反倒活脱成了一个市井混混。
陈一最近找了个不错的活计,在镇里有名的大户黄员外家里做仆役,月钱比在茶楼酒馆翻了两番。陈一有时候会想,自己这辈子能是什么样的呢,陈一不敢细想,只求活一天能有一天的饭吃。
眼见着快到黄员外家了,眼前却愈发热闹起来。“不应该啊。。。”陈一纳闷。黄员外虽说有钱,可人好清静而且不喜与人打交道,今天怎么这么多人。
陈一随手拦下一个正往里挤着看热闹的小孩。“耳朵,啥事啊。”
被叫做耳朵的孩子实际上少一只耳朵,他斜瞥了陈一一眼,“自己不会看啊。”留给他一个大大的白眼。
“小兔崽子。”陈一伸手一抓,耳朵一闪钻进了人群里。
“让一让,让一让。。。”他一边吆喝,一边见缝插针的落脚。
是个和尚。陈一走到人群最前头,一个身着麻衣的和尚金盘坐在黄员外家门口,和尚看着年纪不大,三十出头的样子,长得不算好看,但眉目清秀,头上一层青青的发茬,隐隐的可以看见九个香疤,一杆金刚杵横放在膝上,颜色青乌。陈一仔细的打量半晌,最终确认无疑,是个和尚,和说书的说的基本一样!
大周立国百年,从未有过禁绝宗教的说法,但不论佛道,都越来越少的出现在普罗大众的视野里,道门封山,庙宇谢客。几十年,佛道两脉都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没有了这些人的传教,信徒自然骤减,以至于有的人出生都没见过僧人模样,只能从说书人的嘴里听一些只言片语。
陈一看着好奇,主要是想知道光溜溜的头摸上去是啥滋味,于是壮着胆子,走了过去,仿着戏文里的话。
“高僧为何而来啊。”
“食粟饮水。”
“啥?”
“就是吃饭喝水。”耳朵这个熊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凑了过来,一脸嫌弃的看向陈一。
“那,高僧怎么不进去啊。”
“进去了,又被黄老爷赶出来了。”耳朵在一边说。
“咋回事。”陈一问。
“好像是和尚叔叔说他略通面相术数,黄老爷就来了兴致,非要让他给看看命数,结果和尚叔叔说。。。。”
“说什么。”
“全家灭门,不得善终。”一直不说话的和尚突然开口。
陈一听了一阵阵头皮发麻,也就是黄员外脾气好,这要搁别人早打死喂狗了。
“黄老爷说什么了。”陈一问在一边盯着和尚头皮的耳朵。
“没说什么,就把他赶出来了。”
陈一挠挠头,“我说大师,您还坐这干什么啊?”
“黄施主答应了我一顿斋饭。”
合着您还知道要吃饭啊。陈一暗自腹诽。“行了,您跟我走吧,你这顿饭我管了。”
“不行,我已经与黄施主约好,不可失信。”
陈一胳肢窝里夹着剑,用手捂着心口。“气死我了。。。怪不得和尚这几年越来越少了,这脑子能有饭吃吗。。。”
也不能就让他在这坐着啊,一会衙门就来人了。他心想。
“我就是黄府的下人,黄老爷临时有事,让我来招待你。走吧。”陈一说。
和尚慢慢从地上站起来,从袖袍里抽出手,手指纤细但骨节却粗大。他一只手拎起金刚杵,嘴里还低声念叨:“黄施主为人不地道,怪不得命格缺短。”
陈一听了一阵头大,“走走走,快走。。。。。。”
“你不怕黄老爷打你?”耳朵在一边仰着头问他。
“黄老爷人还是不错的,而且这种看相的黄老爷也未必信。退一步说,这么一大堆人围黄府门口看戏好看?黄老爷现在也是进退两难,说不定就要谢谢我,嘿嘿。”
陈一分析一大堆,却发现耳朵这孩子早不知道跑哪去了。摇摇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