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越王允常命归西 吴国趁机伐越国(第1/3 页)
1
夫差的越国之行带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越王允常病重。这一消息引起了吴王阖闾的高度关注,因为这意味着越国可能会面临权力更迭和局势动荡。此外,夫差还带回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物——越王允常庶出的儿子于佻。这个年轻的王子成为了阖闾手中的一张牌,有可能在未来的政治博弈中发挥作用。
面对这些信息,阖闾心中既有兴奋,又有一丝犹豫。兴奋的原因在于,允常之死将为吴国创造一个机会。在阖闾执政的最后几年里,允常对吴国表现得毫不友好。他与楚国积极合作,多次在吴楚战争期间在边境挑起事端,甚至深入吴国领土进行战斗。阖闾早已怀有消灭越国的意图,但一直未能找到合适的时机。现在,允常的去世可能为吴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来实现其战略目标。
然而,阖闾也感到一些犹豫。越国虽然相对弱小,但它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和坚韧的民族精神。一旦发动战争,吴国可能会陷入长期而艰难的战斗。此外,阖闾也需要考虑到其他诸侯国的反应。如果吴国过于急切地进攻越国,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的警惕和干预,从而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压力。因此,阖闾必须谨慎权衡利弊,制定出明智的战略决策。。
要说这犹豫不决的事情,对于于佻来说投靠吴国虽然算是一件好事,但于佻在越国国内没有什么地位,因为他是庶出,而越王允常的后宫中有众多的女人,每个女人都有可能给允常生下孩子,因此允常的孩子虽然很多,但都是公子或者公主的身份。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让自己的孩子脱颖而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余佻就是其中之一。尽管于佻的年龄比勾践要大一些,但他确是一个非常有作为的人。他曾经担任过朝廷中的大臣,也曾在地方上当过官员,而且还得到了允常的赞赏和认可。
于佻之所以会谋反,其实是因为允常曾经说过勾践这个人奸诈有余,但厚道不足。于佻认为自己的品行和执政能力都要比勾践强很多,勾践根本不算什么。他觉得勾践总是阴阳怪气、刁钻刻薄,而且整天在外寻花问柳,不干正事,还经常欺负别人。这样的人怎么能够当王呢?勾践自己后来也曾说过:“先人去世后,我即位为王,当时我年纪尚小,没有坚定的信念,外出时沉迷于狩猎,回宫后又沉醉于美酒。我对百姓毫无图谋,只喜欢船和车。”这表明勾践在早年是一个相当荒颓的青年君主,终日沉溺于酗酒和打猎,追求声色犬马之乐。这样的国君,怎能有雄心壮志去开拓疆土呢!因此,于佻非常不服气。而此时允常病重,勾践恰好又不在宫中,有大臣传言勾践正在诸暨追求西施,这就给了于佻可乘之机,于是他便纠集了几位大臣密谋造反。
岂料允常偏偏不断气,这让于佻有些措手不及。毕竟,他只是一个没有宗法地位的庶子,即使父亲允常去世后,也无法继承越国的王位。因此,他需要寻找其他途径来实现自己的目标。然而,于佻始终底气不足,他深知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并不稳固,难以与其他王子竞争。
就在这时,勾践及时赶到了。他意识到,关键时刻最大的危险不在于外部敌人,而是来自内部的那些王子们。他们都有可能成为自己争夺王位的竞争对手,所以他必须采取果断行动。于是,他决定先下手为强,将所有王子、公主全部关押起来,以确保他们不会对自己构成威胁。
而对勾践来说,最直接的危险莫过于对自己有敌意的王子于佻。因此,他决定对于佻采取暗杀手段,消除这个隐患。这个举动却意外地破坏了于佻的谋反计划。
幸好,夫差在暗中助力于佻,才使得他幸免于难。夫差利用自己的智慧和谋略,巧妙地帮助于佻化解了危机,并成功地逃脱了勾践的暗杀行动。
2
越国处于举国上下处在悲哀之中。
资料表明:
越之建国始于无余,经过一千多年漫长的岁月。至越王允常时期,才开始逐渐强盛起来。《史记·越世家·正义》引《舆地志》曰:\"越侯传国三十馀叶,历殷至周敬王时,有越侯夫谭,子曰允常,拓土始大,称王,春秋贬为子,号为于越。\"《吴越春秋》卷六亦载:\"越之兴自元(允)常矣。\"
允常(?~公元前497年),一作元常。 姒姓。 夏朝君主少康庶子无余的后裔,春秋时期越国君主。
越国的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夏代。根据史籍记载,越国的早期疆域包括了现今的浙江、福建、江西等地。然而,由于史料的有限性以及历史变迁的复杂性,我们对于越国早期疆域的确切范围存在一定的争议。但综合各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