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再挖邗沟通齐鲁 南北水系大沟通(第3/4 页)
稳定的世界秩序。
3
勾践回到越国之后,他深深地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要想让国家强大起来,首先必须要加强经济实力。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基础,想要报仇雪恨就只能是空谈。
一万人的军队,不说装备什么的,光吃,在战时即使每天只需要一斤粮食,一个月也需要三十万斤。再加上古代运输粮食时的损耗比例以及粮食生产力等因素,这意味着需要有多么庞大的产粮面积来支撑这样的消耗啊!更何况,平日里军队的维持和训练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和粮食支持。粮田和人口都重中之重的问题。
勾践卧薪尝胆,实施强国战略,其中一条重要的举措就是鼓励生育,增加本国兵力和劳动力。勾践当时实行的奖励政策非常优厚,据《国语·越语》载:“生丈夫(男孩),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即如果生的是男孩子,奖品是两壶好酒、一条狗;如果生的是女孩,奖品是两壶好酒、一头小猪。越国还对孕妇实行“公费医疗保险”,女人生产时只要通知政府,医生很快便会赶到产妇家里助产接生。如果是双胞胎,政府安排免费保姆;如果是三胞胎,政府安排免费奶妈。
其次便是粮田问题。当年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挖通了邗沟;而回到越地后的勾践则有样学样,也搞起了大工程。
在浙东地区,大约在距今 4000年前后,海侵过后的山会平原(主要在今萧绍平原)大部分地区都是湖泊沼泽和咸潮出没之地以及南北向自然河流,难以耕种。
于是,公元前490年,越王勾践开始实施一项重大计划:将越国的发展重心由山麓地带转移至平原地区。他选择了以如今绍兴城龙山为中心的九个孤丘作为据点,这些孤丘分布在东西约五里、南北约七里的范围内。这个决策具有深远意义,不仅为越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空间,更推动了越国经济的发展。
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勾践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坚定的决心,选择了这块风水宝地作为他的根据地。起初,他只是在这里建立了一座小小的城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断地扩建和完善这个地方,最终将其发展成了一座规模庞大、气势恢宏的山阴大城。这座城市的面积竟然比原来的小城扩大了整整十倍!它不仅拥有便捷的水陆交通网络,还是越国的平原都城,成为了越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当时的越国面临着重重困难和挑战,要完成这样一项如此巨大的工程实属不易。然而,勾践却凭借着他的智慧和领导才能,成功地动员了全国人民参与到这项伟大的建设中来。越国的民众们怀着对国家的热爱和奉献精神,积极投入到城市的建设中去。他们不计报酬,不畏艰难险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了一个崭新的越国。这种爱国热情和奉献精神令人感动不已,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勾践的这一壮举,不仅展现了他的远见卓识和非凡气魄,也为越国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他的带领下,越国逐渐强大起来,成为了春秋时期的强国之一。而山阴大城则见证了越国的崛起和辉煌,成为了历史的见证者。如今,当我们回顾这段历史时,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勇气,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感到自豪。让我们共同珍视这份宝贵的历史遗产,传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越绝书》卷八中有这样的记载:“山阴古故陆道,出东郭,随直渎阳春亭。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经过考证,这条记载中的古水道,起点位于今绍兴城东郭门,终点延伸至上虞区东关街道的炼塘村,全长约二十五公里。它的北部与故陆道相邻,南部则有富中大塘相伴。这条水道不仅承担着繁忙的航运任务,还发挥着挡潮和为南部生产基地蓄水排涝等重要作用。
勾践在平原建城时,对当地的河流和湖泊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挖整治工程。他组织人力物力,挖掘沟渠,拓宽河道,清理淤泥,使得原本分散的水域连成一片,形成了一个整体。这样一来,这些水域不仅能够更好地发挥航运的作用,还能提高水利灌溉效率,为农业生产提供便利。
到了越王勾践时期,经过长期的努力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一条规模宏大的古越人工水道。这条水道东起东小江口(后来被称为曹娥江),流经炼塘,向西延伸至绍兴城东郭门。然后,它沿着绍兴城的边缘,穿越今柯岩、湖塘一带,最终抵达西小江,与固陵相连。这条水道贯穿了整个山会平原的东西地区,成为了越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它也与吴国以及海上航道相连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