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疑是谋反(第2/3 页)
你对大臣这般得理不饶人。”
“儿只是觉得近日灾民不易,负责赈灾的悲田使火上添油,罔顾阿娘信任,实在令人恼怒。”赵月华乖巧道。
曾媓称赞了赵月华几句,聊着聊着,忽觉身体不适,命蔓儿、赵月华退下,召魏子玉前来侍候。
蔓儿、赵月华行礼退下后,蔓儿亲自送赵月华出宫。
“公主似有心事。”蔓儿肯定道。
“蔓儿觉得岑冲说话是否属实吗?”赵月华问蔓儿的想法。
蔓儿回忆起岑冲,坦言:“未免太大公无私些。反而不像他平日的作风。蔓儿见他推荐元绅时可不是这样的模样。只是岑冲早早依附于陛下,有些才干,陛下还算信任他。”
“可以是他说的及时悔改,也可能是在弃车保帅,又或者真是愚蠢至极。”赵月华仍在怀疑。
“公主是有什么依据?”蔓儿知晓赵月华不会随意怀疑无辜。
“有一点。不瞒蔓儿,我是听说有寺院僧侣不安本分。可照岑冲所言,只是大元寺一家的几个僧侣有问题。我不禁在想这背后是否有更大隐情。可又怕打草惊蛇,所以未在母亲面前多说。”赵月华用人不疑,在此事上对蔓儿和盘托出。
“公主可有探查之法。”蔓儿信任赵月华,细问道。
“有。唯今之际,只有先从一个人入手。”
“悲田使元绅。”赵月华同蔓儿异口同声地说。
送入大理寺审查的案子,不再是杜威一手遮天,而是按应朝律法而来。赵月华正想着如何接触此案时,先得到蔓儿传来的消息。
“金吾卫抓捕时,元绅服毒自尽。”
若真像岑冲所说,是元绅贪赃枉法,罪不致死。岑冲现下死无对证,更让赵月华深感不安。
她却不知该如何下手。
正当赵月华思考对策时,和音急匆匆地向她禀告她听到的话。
“公主,大元寺的僧侣中有戎国人。”
赵月华听是戎国人,不敢大意,再三同和音确认:“此事你可确定。”
“千真万确。大元寺有几位僧侣嘀咕的正是戎语,我曾结交过一位朋友,他与戎国人有贸易,他会说戎国话,我请他教我几句,最后也只记得那群僧侣口中提到过的粗言秽语。”
和音语气肯定,又有了疑惑:“戎国人样貌和我国子民看起来并无异处,所以无法从外观发觉其不同。因我朝国力鼎盛,戎国人为与我国贸易,皆通晓我国语言。因此,戎语仅在戎国人中通行,我朝子民甚少知晓。若那几位僧侣是戎国人,怎么会到大元寺?”
赵月华分析道:“若这大元寺是百年大寺,倒也可认为是收养的戎国孤儿。可这大元寺是半年前才建成的,僧侣都是后进的。我读过前朝学士写的一本书《戎国志》,记载的是戎国史事。戎国人可不信佛。就算有人信,戎国人与我朝关系一向紧张,有戎国人混入京师佛寺,祠部的人一定会察觉其身份不对,禀告陛下,我也不可能不知道。”
“除非,祠部有人和戎国勾结。”
赵月华想到这点都还是不可置信。戎国自十四年前,被我朝打退后,实力早已大不如前,加上其皇室纷争不断,只能休养生息,不敢贸然来犯。有戎国人混入京师,他们究竟想干什么?
悲田使元绅已死,可祠部郎中岑冲亲自又查过,如若就这么轻易瞒过去。她不得不怀疑,岑冲也与此事有关。
不管戎国人潜于京师佛寺的真实意图是什么,赵月华都不能任由他们待下去。
可她却不能直接告知曾媓,大元寺有戎国人。正如和音所言,应朝会戎语的人不多,若是直接告知曾媓是如何发现戎国人的,曾媓难免会对和音好奇,进而去查和音的身世。她平日里甚少让曾媓见到和音,就是她不能保证曾媓一旦对和音起好奇之心,不会牵扯到兰徽。她不会拿兰徽来赌。
那她就得换一种方法。
按旨意,当前大元寺被封禁,大元寺的僧侣中,除岑冲提过的几位僧侣身份有异需压入大牢仔细审理外,其余人皆暂待在大元寺不得出,有金吾卫重兵把手,需待祠部一一核实身份后,才可放行。
赵月华静下心来仔细捋来这件事。
让戎国人牵扯进来,她无时无刻不把这件事和谋反联系在一起。谋反需要钱、人、时机。钱从善款里吞,背后再有支持人救助。人便是戎国人。时机是什么?为什么假扮僧侣?
万僧会!
今年七月十五,盂兰盆节,曾媓早早下旨,将在京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