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矛盾心理(第1/2 页)
今晚,林毅之不在意陈恪与林韵宁在一张桌上吃饭,只有一个原因,他也不想“且听下回分解”。
林府的正厅很热闹,屋里门外站满了人,大家倾听陈恪讲故事,随着故事情节的展开出现羡慕、温馨、愤怒的表情。
故事结束,林韵宁愤愤地说道:“法海不是个东西。”
而林毅之却问:“你写法海,岂不是得罪了和尚?”
他在故事中添油加醋,将法海镇压白娘子的原因写成了利益之争。
这个利益就是白花花的银子。
许仙家里开了一间药铺,白娘子嫁给许仙后就在这间药铺给病人义诊。
她是修炼成形的蛇妖,三根手指搭在病人的脉搏上就知对方得了什么病,一副药就能药到病除。
于是许家药铺的病人络绎不绝,没人去金山寺求佛保佑驱除病魔了。
金山寺少了许多香火钱,让法海和尚大为恼火,于是展开故事情节,白蛇显形吓死许仙,白娘子盗取灵芝与鹤鹿两童子打得天昏地暗......
陈恪的抄书水平挺高,讲起故事更是绘声绘色,正厅内外鸦雀无声,直到白娘子被压在雷峰塔下方才引来骂声一片。
大家对法海很不满,林韵宁都以东西称之了,林毅之故有所问,却得到云华道人的一声冷哼。
陈恪骂和尚正合她的心意,听林毅之担心得罪和尚不禁冷哼一声。
而林毅之向来惧怕小姑三分,听她冷哼正要解释,却听陈恪说道:“能得罪的不是真和尚,假和尚又有何惧?”
他说这话有根据,“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在他看来,达不到这个境界的都不是真和尚,法海就是假和尚,与法海站在一起的和尚肯定也是假和尚。
这个结论一出,立刻得到云华道人的欢心,出言赞道:“小恪说的才是道理。”
她表扬陈恪,用道理一词就是去怼林毅之,间接说他不懂道理。
林毅之自然听懂这里的话音,他被云华道人怼过多次,深知应变之法,立刻问道:“不知姑父什么时间到京?”
他转移话题,话里的含意却是提醒云华道人,“准女婿在这,给我留点面子。”
云华道人听出他的话外之音,淡淡地回道:“不用操心,他该到的时候自然到了。”
她说这话很老道。
而林韵宁解释:“姑爷爷一路走来,可能直达京城,也可能在某个地方盘桓几日,进京的时间说不准。”
这就是老道的旅行,他们称云游,就要像天上的云朵一样,可能静静地呆在空中,也可能悠地一下飘走,还有可能化为乌云下一场瓢泼大雨,怎么做就要看他的心情了。
老道的这个特点让他很难打提前量,但他们讲信诺,到日子一定赶到。
于是林毅之不再问了,转对陈恪说道:“明天就是九月初九,你与欧阳修各写一篇文章,准备的如何?”
听林毅之问起这事,他恭敬地回道:“小侄这几天忙于讲学,尚未考虑这事,今晚会好好想想。”
见他如此掉以轻心,林毅之也不说他,叹口气说道:“你今天的讲学已传入皇城,大家都不说话是不想背这个黑锅,但你说出来了,总要有个解决的办法吧?”
陈恪点头、低声回道:“解决土地兼并问题不能采取强硬遏制的办法...”
听这话林毅之轻舒一口气,他是真怕陈恪讲完学后就喊出“打倒豪强”的口号。
这个时代能够成为豪强的都是皇亲国戚或是文武大臣的亲属,没有强硬的背景当不了豪强。
说起这事有点可笑,毁灭王朝的恰恰就是王朝的那些最大受益者。
而历史学家也没一个研究过土地问题的,他们也是土地兼并的受益者。
而他知道土地问题有多重大、也有多敏感,不能推翻李家王朝就不能搞土地改革。
但他也有一个缓冲矛盾日趋尖锐的办法,“解决土地兼并问题应逐步深入,首先解决农民卖地问题。”
“农民卖地源于多种原因,但家庭贫困则是主因,他们或者因病致贫、或者因灾致贫、或者借贷高利致贫,因为急需用钱而卖地。”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可设立有司低息发放贷款帮他们解决燃眉之急,不仅得到民心,也能遏制土地兼并的进程。”
他提这个建议可不是无的放矢,北宋的王安石就是这么干的,《青苗法》就规定了给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