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叔嫂定计(第1/2 页)
马忠研究了几天,决定继续留在江南,陪李宪赶往杭州府,美其名曰“提携晚辈”。
他明白,没有权欲之心的李昭肯定退回御药院,而秦烈想圆将军梦。
这两人离开了大内权力中心,下步就是张孜这些年轻人的天下。
但大内的权力不会集中在张孜一人手里,西北的邓恩和江南的李宪都将成为青年太监首领之一。
这是李昭的安排,张孜与他无关,而邓恩和李宪都是他的徒弟。
李祯明知这种情况仍然重用邓恩和李宪,对李昭就是绝对信任。
所以马忠就要与李宪处好关系。
他的目的明确,这些年轻人不会用他这个老人,只要不给他使绊子就行。
马忠心里明白,也知道如何与李宪交好,喝口茶低声说道:“直学士走的匆忙,镇守使不想知道为何?”
马忠称陈恪“直学士”,体现与陈恪亲近的关系,听李宪低声回道:“直学士绝不恋权。”
李宪想到这一点。
马忠轻轻点头,低声说道:“我与直学士也是朋友,按其性格想到三点,第一点就是镇守使所想,第二点则是直学士不想与江南官员、文士、富商有何交集。”
马忠说到这,李宪仔细想想陈恪的言行,不由轻轻点头。
李昭说陈恪毫无野心,从这点上就可证实。
他肯定马忠的说法,再听马忠说道:“第三点就有学问了,江南豪商颇多,与梁家、海盗、倭寇勾连者不在少数,这一点杜知府和赵知府都已想到,恰逢官员改制之时,国库空虚,能给皇上收上一些银子,就是一份功劳。”
马忠分析到位,陈恪留李宪镇守江宁府,就是查内奸找银子的。
但杜知府的反应不慢,他是地头蛇,李宪这个强龙也争不过他,来到杭州府发现,赵知府的动作也不慢。
这时他就要静听马忠说什么了,“直学士杀了所有被俘倭寇,却赦免了两批人。”
“一批人在战场上高呼‘蛇神来了’,为击败倭寇立下战功,直学士赦免他们也在情理之中。”
“而赦免梁臣,还让他给十个人保命,难道真是被其孝心感动了吗?”
听到这话李宪心里一动,冲马忠拱手、恭敬地说道:“请提举指点。”
见他这个态度马忠暗暗点头,“李昭的徒弟确实聪明。”
于是压低声音说道:“梁承早有准备,秦将军在苏州毫无所获,如今梁承父子已死,其财富藏在哪?”
这话提醒了李宪,他没必要和赵知府抢银子了,找到梁家的宝库就是大功一件。
李宪想到了陈恪,陈恪在匆忙离开前赦免了梁臣和那十个人,将他们安置在秦烈手下,就是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
这位直学士行事天马行空,自己如没想到,那就是他的事了。
李宪升起这个想法,再听马忠说道:“直学士比较懒,能让别人去做的事他是不会做的,别人不去做,他就想办法让别人去做。”
“就像老夫,老了老了还要去广州当什么市舶司提举,就是因为皇上苦于国库没银子,他给想办法,就让老夫去广州了!”
马忠这话的含意就太深了。
李宪仔细想想品出一点味道,低声说道:“梁臣这些人现在秦将军手下,提举与秦将军交好,能否帮忙与秦将军说句话?”
李宪提出请求,发出交好的信号。
马忠欣然同意,与李宪一同去上虞找秦烈。
马忠和李宪立功心切,大年初一也不闲着,而曹汲也不想过初一,安排同窗、调度家将、找来王韶派出少年侦查队,忙碌一番后方才想起自己的事,“谁去探听书剑的态度?”
这个问题挺棘手,让曹汲垂着头回到楚国公府,见侍女找他,知道嫂子颜淑要与他说件事。
听说这事曹汲的眼睛亮了,颜氏不仅知书达理,做事颇有章法,还与自己的母亲曹夫人相处融洽,如能得到她的支持,这事就有希望。
这样一想他就奔向那座小院,在客厅里见到颜氏,先逗逗曹宗文、曹宗慧,听颜氏说道:“宗文、宗慧拜陈恪为师之举可不是玩笑,父亲母亲欣然同意,你哥在西北,无需征求他的意见,也一定是同意的”
“你哥不能登门送上拜师礼,就由二叔代劳了,如何去做你自行安排,事后告知嫂子一声即可。”
颜氏重视两个孩子的拜师之举,一席话将拜师礼的相关事宜全权交给曹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