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盘点古诗词5(第2/3 页)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感时念父母,哀叹无穷已。
有客从外来,闻之常欢喜。
迎问其消息,辄复非乡里。
邂逅徼时愿,骨肉来迎己。
天属缀人心念,别无会期。
存亡永乖隔,不忍与之辞。
儿前抱我颈,问母欲何之。
人言母当去,岂复有还时。
阿母常仁恻,今何更不慈。
我尚未成人,奈何不顾思。
见此崩五内,恍惚生狂痴。
号泣手抚摩,当发复回疑。
兼有同时辈,相送告离别。
慕我独得归,哀叫声摧裂。
马为立踟蹰,车为不转辙。
观者皆歔欷,行路亦呜咽。
去去割情恋,遄征日遐迈。
悠悠三千里,何时复交会。
念我出腹子,胸臆为摧败。
既至家人尽,又复无中外。
城廓为山林庭,宇生荆艾。
白骨不知谁纵横,莫覆盖。
出门无人声,豺狼号且吠。
茕茕对孤景,怛咤糜肝肺。
登高远眺望,魂神忽飞逝。
奄若寿命尽,旁人相宽大。
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托命于新人,竭心自勖励。
流离成鄙贱,常恐复捐废。
人生几何时,怀忧终年岁。
此诗选取了蔡琰人生经历中三个有重要代表性的事件,进行细致的描绘,渲染。是东汉末年文学家蔡琰创作的一首骚体诗。
将内心的凄惶痛苦,孤苦无依体现得淋漓尽致。展现出了战乱时代女性普遍具有的充满悲情的人生经历。
全诗文笔细腻,优美,语言简练,凝结。句式严谨,匀称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蔡炎写的此首悲愤诗虽及另一首有名,然而却从诗中让后世了解东汉末年那段真实历史,从史学界来讲更有历史参考价值。
从诗中看出来,东汉末年诸侯讨董,洛阳城毁于董卓之手,洛阳百姓被迫迁移长安,沿途多少百姓死于非命。
在此期间蔡炎落入南匈奴之手,又经历了怎样的痛苦与煎熬,差点被当作“二脚羊”而丧命。
在匈奴十二年,每时每刻不思念故土,直到曹操派人来迎接她回故乡。
曹操与蔡邕名义上是师生关系,蔡炎也就成了曹操的师妹,这也就很好解释了曹操不惜花重金也要救回蔡文姬的原因。
曹操统一北方后才知道蔡文姬下落,救回蔡炎后又亲自作媒,让蔡炎嫁给了董祀。
董祀东汉末年陈留人曹操的一个屯田都尉是东汉末年女文学家蔡文姬的丈夫。
曹操向来和蔡邕交情好,痛心他没有后人,就派使者用金银宝玉把她赎回来;重新嫁给董祀,后来董祀犯罪论死,蔡琰亲自向曹操求情。
时值严冬,史载“蓬首徒行,叩头请罪,音辞清辩,旨甚酸哀,众皆为改容。”曹操最后同意为董祀赦免。
**蔡文姬:东汉末年的文学瑰宝与历史回响**
在中国文学的璀璨星河中,东汉末年的蔡文姬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星辰。她不仅以其才华横溢的文学作品在当时声名远扬,更因坎坷的人生经历和对后世深远的影响而被历史铭记。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文姬,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文学天赋。她的父辈皆是文学大家,深厚的家学渊源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蔡文姬的诗作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尤其在表达个人情感与国家兴亡的交织上,更是独树一帜。她的《悲愤诗》和《胡笳十八拍》,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感慨,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映,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学价值。
历史对蔡文姬的评价是多元的。她既被赞誉为才华横溢的才女,又被视为命运多舛的悲情人物。她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无数文人墨客在她的诗句中寻觅灵感,将她的故事传唱至今。
后世对蔡文姬的纪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