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0章 山地军(第1/2 页)
山地军早已完成了训练,部队缺少的只是实战的机会。
从一年前开始,章彤多次派人提建议,希望让山地军进行参与实战。
孙立德每一次都赞扬了章彤的求战,但是,他每一次都拒绝了章彤的建议。
就这样,山地军从成军之日起,没有打过一仗,时间全部用在了训练上。
除了行军训练和刺杀训练,章彤还多次组织将士进入蜀山中,进行野外生存训练。
通过一系列训练,将士们不仅熟悉了山地道路,还找到了最适宜行军的山路。
最开始,山地军成军目的不过是夺取雄关。
为此,将士们的训练大多从山地行军以及依据地势阻击唐军援军方面着手。
随着训练的不断开展,章彤对这支军队有了更多要求。
夺取蜀口关也成为这支军队模拟训练时的必备科目。
山地军能够不计成本进行训练,与临蜀郡长官的支持分不开。
负责临蜀郡军政的是蒋继嗣,他的叔叔死在了石牛道战场上。
尽管蒋庆死于叛徒之手,但这不妨碍蒋继嗣迁怒唐人,为了能够入蜀,蒋继嗣几年间做足了战斗准备。
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对山地军进行全力支持。
按照孙立德的本意,山地军将会以章彤和蒋庆的旧部为骨干,就地招募山民成军。
到了蒋继嗣那里,这位将领亲自从军中选拔大批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补充到这支部队中。
汉军如果从石牛道出兵,确实可以完成行军任务,但是,石牛道道路崎岖难走,并不利于大军后勤运输,
汉军若想主力入蜀,必须夺回雄关,这不仅为了保证退路,同样为了确保后勤。
唐军控制了雄关整整五年,这五年里,唐军守将虽然没有对周地发起过进攻,但是,守将加强了北部关墙防御强度。
守关唐军数量或许不多,汉军发起强攻之后也会很快破关。
但是,汉军却没有把握在唐军示警之前破关,章彤多次看到雄关守将狼烟示警。
一旦蜀口关唐军察觉汉军入蜀意图,唐军将会在入蜀过程中遭到唐军更有力抵抗。
即使动作再快,他也无法保证汉军会在唐军守兵示警之前控制雄关。
汉军的目的是入蜀,而不是夺取雄关。
蒋继嗣和章彤两个人一致做出判断,相较于雄关,蜀口关的优先级更高,山地军应该优先进攻蜀口关。
蜀口关同样难攻不落,汉军需要对关卡发起奇袭。
章彤将亲自带领山地军参与这场奇袭。
蜀山道路复杂,行军消息难以快速传达,飞鸽传书同样不可靠,周地信鸽未必能适应蜀山复杂环境。
蒋继嗣采用了最简单方法,和章彤约定了时间。
蒋继嗣只给章彤一个星期的时间,一个星期之后,他将会对雄关发起强攻。
山地军必须在此之前夺下蜀口关,并且把守蜀口关,直到汉军主力支援。
山地军一共有五百人,章彤只带走了四百人,剩下一百人交给蒋继嗣。
这些留下的山地军将士配合蒋继嗣进攻雄关的同时,担当汉军主力入蜀向导。
为了防止情报泄露,章彤以日常训练为理由带兵入山。
章彤派出了大量探子提前进入蜀山进行打探。
他的谨慎确实得到了回报。
唐军在蜀山通道上加强了防备,多处蜀山山道出现了唐军士兵驻防。
每处唐兵数量并不多,也就一两个人。
但是,汉军不敢冒险,这些守兵只是被汉军察觉的明哨,唐军说不定还在山里部署了暗哨。
汉军发起刺杀时并不能保证消灭所有唐军哨兵。
再说了,即使汉军在唐军士兵发出信号之前,将他们杀死,一旦唐军约定了换防时间,时间到达之后,未发现唐军将士出现,奇袭行动一样会暴露。
章彤当即立断,放弃走主道路,而是选择上山走山路。
作为山地军,将士们都轻装出动,士兵们同样会随军携带大量绳索。
战前,河内军曾经进入山中演习,将士们对山中环境非常了解。
尽管如此,汉军将士还是在行军过程中因毒蛇咬伤和失足坠落造成了一些减员。
除了死亡威胁之外,饮水和食物的大量消耗与损耗,恶劣气候与蚊虫叮咬都打击了山地军的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