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只收礼不办事就不算贪?(第2/3 页)
上说你罔受皇恩,整日在枣阳城游山玩水,酒色奢靡,对此你有何解释?”
皇甫汐月其实也很好奇,林安去了枣阳城之后似乎什么都没做,可是又在不知不觉中把什么都做完了。
在枣阳城旱情那么严重的情况下,林安居然把枣阳城的粮价降到了大夏最低,着实是令人拍案叫绝。
“陛下,这纯粹是污蔑,简直是一派胡言,若是游山玩水就能把粮价降下来,我建议下次哪里受灾就让说这话的人去,看看他能不能把粮价玩下来。”
“……”
“奏折上说你设计坑害粮商,擅权妄为,在赈灾期间随意关闭城门,使得各地粮商怨声载道,对官府的形象造成了极其不好的影响,你可知罪?”
“陛下,您说的,我在枣阳城可行便宜之事,这么做都是为了赈灾,一切尽在不言中。”
“……”
“奏折上说你指使赈灾的小吏克扣钱粮,赈灾所用之粥稀如清水,不见米粒,违反大夏赈灾律法规定的粥可立筷,你可知罪?”
“陛下,您说的,我在枣阳城可行便宜之事,这么做都是为了赈灾,一切尽在不言中。”
“……”
皇甫汐月和林安一问一答,旁若无人的演起来了。
林安最为抽象,不管奏折上强加给他的罪名是什么,他的解释都是一句话,为了赈灾,可行便宜之事。
一招鲜吃遍天。
这不仅让胡庸为气恼,连皇甫汐月都觉得林安耍赖皮,就算她御赐的佩剑是挡箭牌,可是这么多罪名也该把这块盾牌戳烂了吧?
当然了。
皇甫汐月并不是想治罪于林安,她只是觉得林安好歹换个说辞啊,别太离谱。
“陛下,此子巧言善辩,不可轻信啊,若是所有罪行皆能以行便宜之事搪塞而过,文武百官怎么想?黎民百姓怎么看?尚方宝剑不是肆意妄为的免死金牌。”
胡庸为终于坐不住了,他好不容易炮制出几十条罪名加于林安之身,结果全都被一句话给糊弄过去,这让他如何能甘心。
其实对于胡庸为来说,林安只是个小人物,他之所以要往死里针对林安,是在向群臣展示他的能量。
说到底,还是皇权和相权之争。
而林安便是他们角逐的暴风眼。
林安今天能安然无恙的走出太极殿,胡庸为就落了下风。
反之,皇甫汐月若是迫于压力降罪于林安,哪怕不是死罪,那依旧能说明相权的强势,不可轻易为敌。
“胡丞相是吧?我跟你有仇吗胡丞相?”
林安十分不爽的问道。
“没有,本相只是就事论事,百官上书弹劾你,我身为丞相,自然是不能置若罔闻,即便你治理枣阳有功也不行。”
胡庸为说得大义凛然,林安却是直翻白眼,“睁眼说瞎话是吧?你摸着自己的良心讲,你搞个什么百官上书加罪于我不是私心作祟,真的是就事论事?”
“正所谓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神仙打架凡人遭殃,你想显示相权之威,能不能别拿我开刀啊,我只是想混口饭吃,你非要把我往死里整,干嘛呀你。”
林安是个耿直男孩,众人看破不说破的事情,他直接拿到台面上讲,这让所有人都感到心头震动。
有些事可不兴聪明,该装糊涂的时候要装糊涂。
要不怎么说知道的太多,容易早死呢。
“混账,太极殿上岂容你疯言疯语,你在枣阳城所为人尽皆知,是非对错,人人可辩,你不知悔改还要当着陛下的面搬弄是非,离间君臣关系,是何居心?我现在有理由怀疑你是敌国派来的细作。”
胡庸为一听林安把他心里话说出来了,当即开口怒斥,以此掩饰内心的惊慌。
皇甫汐月不敢轻易动他不假,但不代表动不了他。
要不是皇甫汐月刚刚登基不久,地位尚未完全稳固,内忧外患,他还真不敢整这一出。
“所以我到底有什么罪?陛下问了我半天,我一条不沾啊。”
林安耸了耸肩,一副你奈我何的样子。
丞相,百官之首,确实是牛逼,但林安可不怕,他是皇甫汐月的人,到时候吹吹枕边风,搞死这个老毕登。
相权是吧?
他不介意胡庸为之后,大夏无相。
“本相来问你,大灾未过,灾民少衣缺食,处境唯艰,而你非但不让他们修生养息,反而趁机压榨他们为你翻修县衙,这也是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