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叔是刘邦 > 第一百一十六章 刘信遇吕雉

第一百一十六章 刘信遇吕雉(第1/2 页)

目录
最新历史军事小说: 占系统便宜系统从斗罗开始东周列国那些事儿水浒:我带着梁山好汉以德斧人我在大乾考科举朕就是中兴之主阴谋天下秦二世重生:黄天当立,大汉赴死两界当倒爷,皇帝找我借钱打仗饥荒年,我投喂的居然是傲娇女帝!大明:秋后问斩,太子是狱友名柯:穿成毛利兰的我拒绝等待秦末,兵锋席卷九天十地踪影:马踏诸国铸无上凶名速通:从鬼灭到洪荒华夏风骨港片:大佬的全球帝国混在古代当王爷玩耍三国史上最强八皇子综影视七公主的穿越之旅

第102章 刘信遇吕雉

对于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刘信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作为业余的历史爱好者,还是大致知道其经过的。

只是,此时的他,还并不清楚,这一切,其实都是近年来全天下都为之骚动的刺客事件导致,而刺客事件又多少与他自己有关。

正是因为刘信,当日参与追捕那个逃到沛县的刺客,沛令王勾借机大肆捕杀无辜,此事上报到朝廷,使得丞相王绾在应对秦始皇询问时,质疑秦始皇纵容滥捕滥杀不符合仁政,而导致秦始皇对王绾、以及与王绾结盟的儒家势力,更加不满。王绾失势,李斯和赵高进一步崛起。

刺客事件,也使得秦始皇对宗室贵族、六国遗民都更加抱有戒心,担心他们还会继续谋反。因此,当那些在朝廷上参政议政十分活跃的儒教徒们,提出秦朝不应该实行郡县制,就是把天下分为众多郡、县,由朝廷派遣官吏管理,而应该仿效周朝,实行封建制,就是分封宗室贵族和王子等为诸侯王。这进一步激怒了多疑的秦始皇,以为王绾、儒教势力和宗室贵族等已经勾结在一起。

李斯趁机煽风点火,说儒生们老说周朝多么好,就是以古乱今、败坏人心,因此应该禁止儒教们引经据典胡言乱语,禁止天下人再读那些惑乱人心的书,特别是《尚书》等儒教经典。秦始皇一怒之下,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下旨命令天下收缴焚烧诗书,这就是所谓“焚书”事件。

也正是因为刘信,明面上是秦始皇亲自奖赏的抓捕刺客有功的英雄,实际上却收留了在博浪沙和张良一起刺杀秦始皇的大力士金朴,导致秦朝在全国大规模追捕刺客的行动,一时之间没有取得新的突破。这使得秦始皇不得不采取更加严苛的法令手段,来钳制天下官吏百姓,同时也使得秦始皇更加担心,刺客无处不在,随时可能再来刺杀他。

刺客的刺杀,使得秦始皇几次到了死亡的边缘,真切地感受到死亡的可怕,从而更加恐惧死亡,也更加留恋生命。对生命的留恋,使得秦始皇越来越迫切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永远不死。于是,他重用许多和儒生们交往密切的方士、术士,要他们为自己炼制长生不老药,还派遣徐福等人去海外寻找仙药。

方士侯生、卢生等人迎合其需要,答应为秦始皇找到这种药。按照秦律谎言不能兑现,或者所献之药无效验者,要处以死刑。侯生、卢生自知弄不到长生不死药,不但逃之夭夭,而且就和那些对秦始皇不满的儒生们一起,诽谤秦始皇天性刚戾自用,专任狱吏,事情无论大小,都由他一人决断,贪于权势等等。秦始皇听后,盛怒不可抑止,以妖言以乱黔首的罪名,下令进行追查,并亲自圈定四百六十余人活埋于咸阳。这即是所谓的“坑儒”事件。

可见,“焚书坑儒”这场中国文化史的浩劫,其实都与秦始皇多次遭遇刺杀、特别是再兰池遇到刺客有关。刺客事件,直接促使了秦始皇执政风格的转变,由前期的英明神武、推行仁政,又变得猜忌多疑、残暴好杀、贪婪成性。

此时的刘信,还并不能够完全了解到这些内幕。他只知道,无论是“焚书”,还是“坑儒”,按照现代人的观念,都不是什么好事。

“焚书”“坑儒”,使得秦始皇更加失去了读书人的支持,而这些读书人别的本事没有,却最善于辩论、叙述,实质上是掌握着社会舆论。秦始皇得罪了这些读书人,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罪了舆论。这就导致他死后,一旦陈胜、吴广带头造反,天下舆论就都导向造反的一边,都反对秦朝。像郦食其等许多读书人,都迅速站到了反秦队伍里。这是秦朝迅速灭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刘信此时在乎的,当然不是秦朝的迅速灭亡,而是“焚书”“坑儒”残害了文化,摧残了文明,也给后世封建统治者开了恶劣的先例,明清的“文字狱”很难说没有受此影响。封建统治者对思想文化的钳制、对文人的打压,则导致了后来的闭关自守、近代中国的愚昧落伍。。。。。。

刘信不想当圣母,不会无缘无故地牺牲自己去做改变不了现实的事情。因此,面对“焚书”,他所能做的,不过是把自己的《尚书》等书籍悄悄藏起来,拒绝交给沛县衙门去焚烧。

而现在,面对“坑儒”,他当然也无能为力,不可能去改变秦始皇的抉择。但是,他救不了在咸阳被坑杀的那批儒生,对于眼前刘邦即将带人去追捕的儒生,或许却可以能帮就帮,能救就救。

刘信尝试着劝刘邦:“三叔,不过是几个读书人而已,又没有杀人放火,需要抓起来治罪么?”

刘邦却道

目录
从乡村爱情开始多子多福二次元抽奖我就造几把枪,真没想过造反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