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怎么把他忘了(第1/2 页)
“文长,没想到你也愿去宛城。”
对于魏延毛遂自荐的行为,文聘颇为感慨。
“仲业你这是什么话,我虽不是宛人,但亦出身南阳!能为父老乡亲做事……”
魏延顿了一顿,“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文聘闻言一笑,“我亦如是。”
两人从出发开始便在路上说说笑笑,气氛十分友好。
等到了南阳,两人的关系更是直接跨越泛泛之交,达到了道义之交。
跟蔡瑁和张允不一样,他们带着粮草的行军速度反而比之前号称轻装简行的援军还要更快。
两人来到宛城,就见一个五旬左右的长者早早在城下等候。
“来者可是文、魏二位将军?
在下贾诩,奉张将军之命在此迎接二位!”
文聘早就听过贾诩的名气,也知道此人是张绣帐下首席谋士。
眼见他亲自出迎,便下马回礼。
顺便拉了一把还没有反应过来的魏延。
贾诩将二人动作看在眼底,笑呵呵地说道:“将军早已在府中等候多时,二位,请!”
张绣并没有想到,自己这一封信居然一次性召来了两个名将。
魏延不用多说,蜀汉除了五虎将之外最能打的那个就是他。
二十四名将序列也排在自己之前。
不过自从跟同样排在自己之前的夏侯惇、许褚、典韦等人战过之后,他就知道那玩意仅供参考了。
比如文聘,虽然不在二十四将排名序列,同样也是一员名将。
最有名的战绩就是对战关羽时攻取辎重,烧毁战船。
此后据守江夏数十年,一次又一次挡住了孙权围攻。
稳得一匹。
所以当得到两人联袂来宛城的消息时,张绣就准备挖墙脚了。
在贾诩的介绍下三人见过礼,文聘就说起了此行来意。
一为运粮,二为安抚,三为问责。
后两点看起来矛盾,其实是想体现出刘表的赏罚分明。
蔡瑁和张允做得不对,可如今张允已死,蔡瑁受罚,楚白也得到了威烈将军的追封。
但你张绣没有上报就擅自处决张允,同样犯了错,可不能当成无事发生。
张绣一听就明白了刘表的意思。
实际上,这种反应也早在意料之中。
如果张允还活着,刘表肯定是无论如何都要保他性命——哪怕多付出一些代价,比如多给点粮食军械,再上书朝廷讨封什么的。
只是张允的死已经成了事实,刘表又需要张绣来帮他镇守荆北,那就只能象征性的问责了。
当然了,对蔡瑁的惩罚同样也是象征性的,罚酒三杯。
真正让张绣没想到的就是押运粮食的人会是文聘和魏延,还来得这么快。
原本他以为还要拖上十天半个月呢。
一开始张绣还打算做做样子,表达一下对处决张允的无奈。
说一些类似于我本来也想保他,奈何这货不干人事,导致群情激愤,我也很无奈之类的话。
但是聊了几句才发现这两人对问责的事情都不怎么放在心上。
文聘只是在刚开始提了一嘴,魏延干脆就把对张允和蔡瑁的鄙视明明白白摆在了明面上。
再一打听才知道两人都是南阳人,张绣顿时恍然大悟。
这个时代的人乡土情节都很重,听到自己的家乡遭难,自然乐意援助。
蔡瑁和张允的所作所为在常人来看都是丧心病狂,更不用说这两个本地人了。
“那我当初写信求援的时候你们为什么不来呢?”
张绣问得耿直,魏延也答得洒脱,“当初我等皆以为凭将军之力难以守住南阳,救也是白救。”
文聘当即瞪了魏延一眼,解释道,“我先前一直在江夏,近日才返回南郡。”
面对文聘的眼神魏延却不以为意,“仲业你别瞪我,当初主公都做好了让张将军退守穰城的准备。”
不等文聘开口,他话锋又是一转,“不过如今人人皆知‘北地枪王’之名,倒也有趣,哈,哈哈,哈哈哈!”
几人很有默契,都是绝口不提“曹操”兴兵再犯宛城的事情。
说完正事又聊了几句闲话,随后张绣就邀请文聘和魏延多留几天,两人也都答应下来。
等到两人离开,张绣就转向贾诩:“文和,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