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惊变朝堂风云涌,将权之问困忠良(第2/4 页)
的学子。
朱由校率先打破沉默,声音平和却透着威严,仿若平静湖面下涌动的暗流,“朕今日召两位前来,乃是为了魏忠贤一党倒台之后的诸多事宜。魏逆及其党羽作恶多端,如今已到了清算之时。”
孙承宗微微拱手,那动作优雅而恭敬,恭敬地回应:“陛下圣明,魏忠贤一党祸乱朝纲,早该处置,如今正是拨乱反正的良机。”他的声音沉稳有力,透着对天子决策的坚定支持。
朱由校微微点头,仿若对孙承宗的回应表示满意,转而看向朱由检:“信王,朕也想借此机会,让你多些历练,日后也好为大明分担更多。”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期许与关爱,仿若一位兄长对弟弟的殷切期望。
朱由检赶忙行礼,身姿下弯,头微微低垂,“皇兄厚爱,臣弟定当用心学习,不负皇兄期望。”他的声音诚恳而坚定,透着一股决心与勇气。
朱由校接着说道:“那左都御史崔呈秀,攀附魏忠贤,罪大恶极,朕已下令革职查办,差役前去抄家时,其府邸奢华至极,金银珠宝堆积如山,绫罗绸缎数不胜数,此等巨贪,断不能容。朕欲让他以死谢罪,以儆效尤,两位以为如何?”他的声音微微提高,透着一股愤怒与威严,仿若在对罪恶进行宣判。
孙承宗沉思片刻,眉头微微皱起,仿若在权衡利弊,说道:“陛下此举甚是,崔呈秀身为朝廷重臣,却与阉党勾结,贪污腐败,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亦能彰显陛下整顿吏治的决心。”他的眼神坚定,透着对正义的执着追求。
朱由检在一旁仔细聆听,微微点头,也跟着说道:“皇兄决策英明,如此大奸大恶之人,若不严惩,朝堂难安。”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义愤,仿若对罪恶的唾弃。
朱由校继续道:“工部尚书吴淳夫、兵部尚书田吉、太常卿倪文焕以及左副都御史李夔龙,这些人皆深陷阉党,为虎作伥,朕打算削职为民,逐出京城,让他们远离朝堂,再无兴风作浪之机。”
孙承宗点头称是:“陛下考虑周全,将他们逐出京城,既能清除朝堂隐患,又体现陛下仁慈,未取其性命,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欣慰,仿若对天子宽容的赞赏。
朱由检附和道:“皇兄此举既显威严又有宽容,臣弟钦佩。”他的声音真诚,透着对皇兄的敬仰。
朱由校又道:“左都督田尔耕、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锦衣卫指挥崔应元以及东厂理刑官孙云鹤,这些人在特务机构为恶多年,制造冤狱无数,迫害忠良。朕已下令将他们逮捕入狱,定要重审严办,他们必须为自己的罪行付出沉重代价,或斩首示众,或流放边疆,绝不能姑息。”他的声音愈发严厉,仿若雷霆之怒,在偏殿内回荡。
孙承宗神色严肃,仿若被那罪恶的阴影笼罩,说道:“陛下圣裁,这些人手中权力过大,又肆意妄为,若不严惩,难以安抚那些被他们迫害之人的冤魂,也无法让天下臣民信服陛下整肃朝纲的决心。”他的眼神中透着对受害者的同情与对正义的坚守。
朱由检也义愤填膺地说:“皇兄做得对,这些人就该受到严惩,臣弟若是有机会参与审讯,定要让他们把所有罪行都交代清楚。”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愤怒的火焰,仿若要将罪恶焚烧殆尽。
朱由校看着朱由检,微微点头,露出一丝欣慰:“信王有此决心甚好。如今,在清理阉党之余,朕也在考虑选拔贤能之士,重振朝堂。像被阉党诬陷罢官的吏部郎中邹元标,此人刚正不阿,才学出众,朕欲重新起用他,孙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孙承宗眼中一亮,仿若在黑暗中看到了希望之星,“陛下独具慧眼,邹元标确是难得的人才。他当年敢于弹劾阉党,就足以证明其勇气与担当。若能重新起用,必能为整顿吏治带来新的气象。”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兴奋,仿若对贤才的渴望。
朱由检在旁若有所思地说:“臣弟听闻邹元标之名,他能坚守正义,不惧权势压迫,若为朝廷所用,定是一大助力。”他的眼神中透着对邹元标的钦佩。
朱由校继续说道:“还有御史杨涟之子杨之易,其父虽然误入歧途,他却能坚守信念,读书明理,朕想破格提拔他进入都察院任职,让他为大明效力。弥补杨涟的过错。”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复杂的情感,仿若在对过往的错误进行救赎。
孙承宗赞同道:“陛下此举甚善,杨之易若能进入都察院,可展现陛下胸怀,可谓千斤买马骨。”他的声音中带着对天子决策的赞赏。
朱由检也说道:“皇兄此举可让那些心怀叵测之人,有改过的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