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曹操病故(第1/2 页)
曹操在倾力重整军伍、意图扭转乾坤之际,却突遭脑疾侵袭,病情急转直下。尽管御医们施尽浑身解数,终是无力回天,一代枭雄就此陨落。
曹操之死,仿若巨石投入平静湖面,朝堂上下顿时哗然,各方势力仿若惊蛰之虫,纷纷涌动,皆在拭目以待新主继位后的局势变幻。
曹丕于波谲云诡之中承袭大统,他心明眼亮,深知自身处境艰难。朝内,诸多资深重臣对其才能心存疑虑;朝外,刘备与孙权的势力咄咄逼人。
然而,曹丕绝非平庸之辈,刹那间便展现出非凡的果敢与智谋。一方面,他以高官厚禄和权力保障安抚朝中元老重臣,迅速稳定了朝局;另一方面,他悉心复盘曹操往昔的战略布局,殚精竭虑探寻化解当下危局之法。
待内部局势安定后,曹丕马不停蹄地筹备应对外部威胁之策。他大力强化边境军事部署,在与蜀汉及东吴接壤之地屯驻重兵,同时施展纵横捭阖之术,积极拉拢各方势力,妄图打破眼前的对峙僵局。
此时,身处荆州的洛川听闻曹操病故的消息,即刻奋笔疾书,将一封书信快马加鞭送往成都呈予刘备,信中写道:“主公,曹操既已溘然长逝,此乃上天赐予的绝佳良机。现今曹丕初登大位,根基尚浅,其内部人心惶惶。当下正是我军挥师北伐、成就宏图霸业的黄金时刻。可遣一路雄师自汉中出师,直逼长安,进而将关中之地据为我蜀汉根基;再派精锐之师从荆州北上,直捣宛洛,威慑曹魏的要害之地。如此双管齐下,令曹丕首尾难以兼顾,我军必能大获全胜,进而一统中原,复兴汉室之伟业指日可待矣!”
刘备接信后,片刻不敢耽搁,即刻召集诸葛亮、庞统、徐庶、赵云、张飞等一干肱股之臣前来商议。众人齐聚一堂,议事厅内气氛凝重且满含期待。
刘备率先打破沉默,目光扫视众人,开口道:“诸位,今日洛川来信,提议趁曹操病故之机,我军从汉中、荆州两路出兵北伐,不知各位对此有何高见?”言罢,将洛川的书信递给众人依次传阅。
张飞闻听此言,顿时圆睁双目,高声嚷道:“俺老张觉得这主意妙极!曹操那老儿一去,他的那帮手下必定乱成一锅粥,此时不战,更待何时!俺愿亲率一支人马从荆州杀将过去,定能把曹丕那小子打得屁滚尿流!”
赵云却微微蹙起眉头,面色沉凝,不紧不慢地说道:“张将军英勇无畏,然此事万万不可莽撞行事。虽说曹操新丧,但曹魏的根基犹存,其军事实力亦不可小觑。况且汉中与荆州相距甚远,倘若两路同时出兵,兵力分散,一旦有一方受阻,我军恐将陷入被动之境。再者,东吴孙权一直对我军虎视眈眈,我军若倾巢而出,难保他不会趁机在背后捅上一刀。”
庞统手抚长须,若有所思地缓缓说道:“赵将军所言甚是在理。不过,洛川的提议亦有其精妙之处,若能精准把握时机与节奏,两路出兵便可形成夹击之势,让曹丕难以招架。关键在于如何妥善协调两路兵力,确保补给线畅通无阻,同时严密防范东吴的偷袭。”
诸葛亮轻摇羽扇,神色凝重地说道:“主公,当下我军虽迎来出兵的契机,但仍需慎之又慎。北伐之举,关乎蜀汉的兴衰存亡,不可不深思熟虑。从汉中出兵,可凭借地形之险峻,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但需时刻警惕曹军在险要之处设伏;从荆州出兵,则要密切留意东吴的一举一动,确保后方安稳无虞。此外,我军历经连番征战,将士们早已疲惫不堪,粮草物资亦需筹备充足方可。”
徐庶微微点头,补充道:“孔明所言极是。当下还需派遣精明强干的细作,深入曹魏境内,打探其内部的真实情况,洞悉曹丕的应对之策,如此这般,我军方能有的放矢,制定更为精准有效的作战计划。”
张飞听了众人的一番言论,挠了挠头,略显不耐烦地说道:“哎呀,你们这也担心,那也忧虑,莫不是要眼睁睁地错失这大好良机?俺们蜀汉的将士可从不惧怕那些曹贼!”
刘备抬手示意张飞噤声,目光深邃地说道:“诸位所言,吾皆铭记于心。北伐大业,不可急于求成,需从长计议,确保万无一失。吾决定先派使者前往东吴,稳住孙权,探听其虚实;同时传令洛川在荆州整军备战,加固城防,囤积粮草,然暂且按兵不动。在汉中,命魏延加强军事训练,储备军需物资,静候时机。待吾等将各方情形摸清摸透,再做定夺。”
众人纷纷颔首,表示赞同刘备的决策。于是,刘备迅速行动起来,紧锣密鼓地筹备各项事宜,蜀汉上下一时间进入了紧张的备战状态,一场关乎三国命运的大战,仿佛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