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金鳞岂是池中物(第2/3 页)
走进了罗汉石像群中。 见到众人都消失在罗汉石像中后,木愁顿时急了。
他连忙喊道:“唉!师兄等等我!”说完他连忙寻着木忧的方向追了上去。 此刻的石佛寺内只剩下木愁一个人了。说真的如果这些罗汉像都是金身的话那还罢了;可这些罗汉像偏偏都是漆黑的、面目狰狞、东倒西歪的十分诡异。一个人待在这里还真有些瘆得慌!木愁忍不住打了个寒颤然后也快步走进了罗汉石像群中……
大家分头寻找线索,三个时辰后,在罗汉石像群中的一处会合。 “找到了!在这里!”金玲的声音从罗汉石像群中传出,打破了寂静。 大家快步走去,只见金玲站在一座罗汉像前,手中拿着一枚玉简,她正在仔细端详着。
道教的创始人为东汉时期的张道陵天师,道教距今有一千八百余年的历史了。张天师在蜀地鹤鸣山周围建二十四治,敷衍正一章符,领户化民,广行阴德,创立了道教的雏形——五斗米道。而张道陵天师也被后世奉为道教的“教祖”,“道祖”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始祖”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道教的“三宝”为道、经、师,道经有云∶“一者道宝,二者太上经宝,三者大法师宝”。道、经、师三宝对应着道教信奉的最高神明三清天尊:以玉清元始天尊为道宝尊;上清灵宝天尊为经宝尊;太清道德天尊为师宝尊。三清天尊由先天之炁化生而来,代表了大道的本源。
“五斗米道”的信仰是奉太上老君为最高天神,而“五斗米道”的基本信仰是拜太上老君,其修持的典籍统称为“道经”,道经中称修习道法的人为“道士”。 “五斗米道”的庙宇,又称“治”,后来因民间信仰的需要,又有“三清庙”、“玉皇庙”等,是道教信徒们供奉神像、祭祀神只的场所。 “五斗米道”的教派组织十分严密,有“治、纲、法、字、科、戒、官、将、兵”等名目,还有“符箓、禁咒、存想、念诵、行禁、服饵、守一、行气、房中术”等各种法术,内容庞杂。 “五斗米道”宣扬的信仰主要是道术,人们相信通过修炼这些道术可以得道成仙,获得长生不老的肉身。因此,“五斗米道”的修行者们大都十分注重修炼养身。
怎么独自站在河边上?这朦胧的天色,是黎明还是黄昏?
何处寻问,只觉得眼前竟是花的世界。中间杂着几条白蔷薇。
她来了,她从山上下来了。靓妆着,仿佛是一身缟白,手 里抱着一大束花。我说,“你来,给你一朵白蔷薇,好簪在襟上。”她微笑说 了一句话,只是听不见。然而似乎我竟没有摘,她也没有戴,
依旧抱着花儿,向前走了。抬头望她去路,只见得两旁开满了花,垂满了花,落满了花。我想白花终比红花好;然而为何我竟没有摘,她也竟没有戴?
前路是什么地方,为何不随她走去? 都过去了,花也隐了,梦也醒了,前路如何?便摘也何曾戴?
金玲仔细端详着玉简,只见上面写着“此路往西,西行五百里,有黑潭。黑潭有龙,龙头上有金光,名曰金龙。寻光而进,可入。” 看完玉简上的内容,金玲立刻露出惊喜的神色,她一把将玉简塞进自己的储物戒中,默念咒语,手中凭空出现一条绳子,沿着绳子往西而去,地上果然有一个黑潭。
黑潭很大,大得一眼望不到尽头。潭水幽深,水波汹涌。在潭水上面,有一条巨大的金龙在飞舞,龙头上发出金光。 金玲见状大喜,她连忙沿着绳子朝黑潭靠近而去。然而,当她靠近到大约五百米的时候,突然一阵强烈的金光闪过,让她差点摔倒在地。
“啊!这……这是怎么回事?”金玲惊讶地喊道。 “啊!是……是你!”突然一个声音从身后传来。金玲转过头一看,只见是木愁和道释正站在那里。他们手上也各自拿着一枚玉简,显然他们也是找到了线索。 “木愁、道释!你们怎么也在这里?”金玲惊讶地问道。 “我们当然是根据线索而来的。”木愁笑着说道。 “那……你们找到什么线索了?”金玲好奇地问道。
“我们找到了一条通往黑潭的绳子。”道释笑着说道。 “什么?绳子?”金玲更加好奇地问道。 “是的!绳子!”道释肯定地说道,“我们顺着绳子往西而去,然后就找到了这个黑潭。但是,这个黑潭有些奇怪……” “奇怪?”金玲问道。 “是的!这个黑潭虽然看起来很正常,但是却有一种奇怪的力量在里面。”道释说道。
“什么力量?”金玲问道。 “说不清楚。”道释说道,“我们试图靠近一点,但是那股力量却让我们无法接近。” “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