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那个姐姐真好看(第1/2 页)
后院是个僻静的地方,张主任仔细问了问肉的情况,又详细询问了李向阳的来历。
\"野猪肉啊,\"张主任摸着下巴思索道,\"这个价钱嘛......\"
\"四十八块。\"李向阳开门见山,\"您要是觉得贵,那就算了。\"
\"你这后生,倒是爽快。\"张主任笑道,\"不过这价钱真给不了......\"
\"张主任,\"李向阳正色道,\"这可是野猪肉,您一份红烧肉怎么也得卖一块五毛。这么算下来,您这是稳赚不赔,再说这可不是限量供应来的。\"
张主任听到这话,瞬间一愣,没想到遇到真懂行的了,随即哈哈大笑:\"行。四十六,一分不能再多了。\"
\"张主任,\"李向阳话锋一转,\"其实,我还想请您帮个忙。\"
\"哦?说来听听。\"张主任来了兴趣。
\"这四十六,能不能给我四十块现钱,剩下六块换成票证?家里要添置些东西。\"
张主任眯起眼睛打量了李向阳一会儿,忽然笑了:\"你小子,倒是会打算。要什么票?\"
\"布票来两尺,粮票要是能给个细粮的更好,再来点油票。\"李向阳说出自己的想法,\"当然,要是能搭配着来点糖票就更好了。\"
张主任笑着摇摇头:\"你倒是什么都想要。不过也行,我让会计给你搭配着开。\"
他知道,像李向阳这样的农村年轻人,能想到这一层,说明脑子是真的活络。
野猪肉进了饭店,开票报账都好说,换成几张票,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
\"行,就冲你这份心思,我给你办了。\"张主任拍了拍李向阳的肩膀,\"等着,我这就让会计给你开。\"
很快,会计拿来了一个小信封,李向阳打开看了看,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四十块钱,还有两尺布票、三斤细粮票、半斤油票,甚至还搭配了四两糖票。
这些票证在当下,甚至比钱还稀缺。
\"谢谢张主任。\"李向阳由衷地说。
\"客气什么,\"张主任摆摆手,\"以后有什么好东西,记得先想着我们饭店。\"
\"一定,一定。\"李向阳笑着应承。
离开饭店,李小花好奇地问:\"哥,你怎么知道这地方的?\"
李向阳笑而不答。
他总不能说,前世与这张主任打过太多交道了吧?
处理完肉的事情,李向阳带着母亲和妹妹来到了县城最大的供销社。
推开厚重的木门,迎面而来的是一股暖气。供销社里人来人往,柜台前排着长队。
这个年代,能在供销社买东西的,大都是有工作单位的。
\"哥,你看那个围巾真好看!\"李小花指着柜台里一条红色的羊毛围巾,小声说道。
李向阳笑了笑,转头看向母亲:\"娘,您看看家里还缺什么?\"
李母正要说话,一个清脆的声音突然响起:\"同志,请排队。\"
抬头望去,说话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售货员。
她穿着蓝色的工作服,梳着整齐的短发,面容清秀,举止落落大方。
只是那语气中带着几分傲气,眼神中略显轻蔑地扫过李向阳一家人朴素的衣着。
这个年代,供销社的售货员可是香饽饽。
不仅工资稳定,还能经常接触到各种稀缺物资。
一般人想进供销社,没有好的家庭成分和关系,几乎不可能。
李向阳不动声色地笑了笑:\"同志,我们是来买年货的。这是布票,还有细粮票。\"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那个装着票证的信封。
女售货员的态度顿时发生了变化。
布票和细粮票可都是稀缺物资,能拿出这些的,显然不是普通农民。
\"哦,那您看看需要什么?\"她的语气明显柔和了许多。
\"给我妹妹拿那条红色围巾,再来两尺蓝布。\"李向阳说着,看了看柜台里摆着的商品,\"另外,再要两斤白糖,一斤菜籽油。\"
女售货员麻利地取出商品,一边**一边用余光打量着李向阳。
这个年轻人虽然穿着朴素,但举止沉稳,说话也有分寸,完全不像个粗人。
\"您这布票是新的啊。\"她一边核对票证一边说道,\"现在布票可不好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