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巧对绝对(第1/2 页)
第二天中午,刘太后、皇帝赵祯在丹阳郡王、王妃的陪同下来到云瑞楼。张易一早就通知宁氏不再招待其他客人,并把手下人全部安排在楼内外加强警戒。
宁氏打起十二分精神烹制了鱼羹,精心挑选细嫩的羊肉当场制作铁板烤肉。刘太后尝过之后赞不绝口,她吃过后丹阳郡王等人也尝了尝,均交口称赞宁氏的手艺。
太后用过膳食把目光放到张易身上,张易知道对下联这事肯定躲不过去了。他眉头一皱看着桌子上的铁板烤肉眼前一亮,顿时有了下联。
“张爱卿,下联呢。”刘太后一直墙上的对联。
众人的目光都落在张易身上,丹阳郡王、王妃、赵小七等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每个人都清楚这副对联的难度。
“回太后,这幅对联的上联‘烟锁池塘柳’暗含‘金木水火土’五行,其实下联就在此酒楼之中,微臣对的是‘渔坊铁板烧’,也暗含五行。”张易笑道。
“好啊,对得也算工整。”刘太后开心大笑,“不过,‘渔坊铁板烧’没有‘烟锁池塘柳’的意境。”
“回太后、皇上,‘烟锁池塘柳’是意境美,微臣的‘渔坊铁板烧’是滋味美,各有千秋。”张易说道。
“你可真会胡扯。”刘太后笑得更加开心。
丹阳郡王、王妃、赵小七等人见刘太后非常高兴都长长出了口气,暗暗佩服张易的机智与才学。
……
三日后,燕云化妆成大书童,四虎变成跟班,四豹成了轿夫,张易风风光光赴任国子监祭酒。
国子监在龙津桥北、御街东侧,北面不远处是汴河,南面紧挨着环境优美的蔡河。离国子监不远是朱雀门外一带,汴京最繁华的商业区。
上班第一天,张易做的第一件事是熟悉这里的环境和人员,可没见到各学院博士和助教前,却见礼部侍郎李荃大人领着一个身材高挑、面容白皙、高鼻深目、穿着雍雍华贵的女孩子亲自登门。
二人见礼寒暄后,那个女孩子抢先说了话:“师父,你不认识我啦?”
张易吓了一跳,仔细看去对方的身高、脸型和说话的声音有些熟悉,他已隐隐猜到是谁,但对方从深黄色面容、红眉毛黑嘴唇的小魔女摇身一变充满异国风情的美女,这变化实在太大。
“张大人,这位就是辽国长菱郡主,太后恩准进入国子监学习的。”李大人介绍道。
“本官见过郡主。”张易装模作样施了一礼。我去,这是老狗叼骨头——死咬着不放啊。
“张大人,郡主大人本官送到了,好好安排吧,告辞。”李大人没有多停留上轿而去。
张易客套几句后命人找来文学院博士,让他把这个“特殊”学生领走好好安排。
“就是她呀,长得既不像汉人也不像契丹人,不知哪来的杂种。”女扮男装的燕云望着耶律蓉的背影撇撇嘴。
一个月很快过去,耶律蓉那边不见任何动静,燕云却失踪了。这天下午散学,怎么也不见燕云的影子。张易问过雷小英,雷小英说燕姐姐嫌国子监无事可做闷得慌,一个时辰前出去逛街了。
张易心下稍安,在国子监又等了一阵,可左等右等眼见天都黑了还不见燕云回来。他想燕姐姐知道国子监散学时间,这个时候也许早回家了。等他们到小横桥巷后一问,根本不见燕云回来。
“我去,燕姐姐平时不怎么上街啊。”张易有些着急。
“张哥哥,燕姐姐会功夫,大街上人又那么多,放心吧没事的。”雷小英安慰道。
快到定更时分,仍不见燕云的影子,张易已经坐立不安,他派出四虎四豹上街寻找。两个时辰后,寻人的垂头丧气先后回来,连猴子和胡四都加入了寻人行列。
张易心中大急,决定亲自带人出门寻找。他刚迈出大门,牛二一路奔跑迎面而来。“公子,信,信。”
“什么信?”张易停住脚步。
“钉在大成钱庄大门上的信,小的们巡逻时发现门口有动静,出去一看发现这个,上边写着大人亲启。”牛二气喘吁吁的说道。
张易快步走回客厅,借着烛光打开信一看顿时脸色一变,信上只有短短几句话:“今日子时赎人亲自来,只许一人,城南天清寺,报官立即撕票”,落款“夜姬”。
夜姬是谁,张易没时间考虑许多,旋风般走出客厅。
“张哥哥,你绝不能一个人去。”雷小英飞身拦在他面前。
“是啊,这没准是辽人的圈套,大人一定要冷静。”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