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下岗潮(第1/4 页)
(发个大章,祝读者冬至快乐)
方同第二天上班后,坐在办公室看报纸,报纸上也是分析国企改革的出路。
其实方同十分清楚,国企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
目前国企的状况,内部思维僵化,腐败横生,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成本高高居不下。
外部面临市场挑战,外资围堵,已经严重制约了国家改革开放的步伐。
从报纸上已经看出了,整个国营企业面临着巨大压力。
山雨欲来,愁云密布。不知道有多少企业会倒下,有多少家庭会无米下锅。
在这巨大的历史转折点上,方同坐在椅子上陷入了沉思。
“方科长,下班了。”
门外传出了财务室出纳林果果的声音。方同也被声音惊醒。
“好的林出纳,马上下班。”
方同把办公桌清理了一下,将桌子上的报纸文件清理干净。
胡海波是肥市第一无线电厂的工人,在厂里工作了十二年,担任了七年班组长。
参加了多次国家星火计划,并且独立研发成功了单晶三极管,因此也获得了省青年科技进步奖,获得了多年先进工作者称号。
胡海波是家里的老大,初中毕业就当了知青。
从小在城里长大,对种地完全不懂,下乡当知青几年,由于表现一般,不咋受生产队重视。
偶然的机会,认识了下放蹲牛棚的严立业教授。
严教授是个乐观的人,是海外归来的微电子技术博士。
和别的学者不一样的是,他十分喜欢体育运动,身体倍棒。
近五十岁的人,身体素质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在一次上山拣柴的时候救了摔伤的胡海波。
两人认识后,胡海波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
当知青的胡海波,也是一穷二白的,想给恩人准备礼物,以他的经济能力实在是做不到。
可胡海波还是有点小聪明的,自己设计了一个老鼠笼,抓老鼠。
还别说,胡海波种地的本事不行,这抓老鼠的能力十分卓越。
在吃老鼠肉的过程中,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胡海波插队时已经是76年了,认识严教授的时候已经到了77年。
严教授挺喜欢这个忘年交,也没隐瞒自己在国外学习的经历,讲了很多学习时的趣事。
两人在困难的生活中吃着鼠肉,胡海波也对无线电产生了巨大的兴趣。
跟严教授学习了不到半年,老严同志平反了,继续回去教书育人去了。
临走前嘱咐胡海波,要抓紧时间学习,高考恢复了,争取考个中专。
胡海波的基础太差了,初中三年天天瞎跑,没学到什么知识。
还是在严教授的教导下学到了不少知识,比他中学三年学的还多。
考了两年,迎来了返城潮,胡海波跟着知青大军返城了。
由于没考上中专,刚回家的胡海波,也像众多回城知青一样,在家混吃了一年。
由于他是老大,家里也花了钱,走了关系进了第一无线电厂,当上了临时工。
他也没断了和严教授的联系,在严教授的帮助下,胡海波也拿到了很多的无线电学习资料。
边上班,边学习。胡海波也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成了正式工。
结了婚,有了宝宝,工作五年多成了班组长。
还帮助了弟弟妹妹们,俨然成了家庭的顶梁柱,也是左邻右舍亲戚朋友眼中的能人。
一夜之间,突然世界就变了!胡海波接到通知他下岗了!晴天霹雳!这个消息让胡海波一下子失去了精气神,天塌了。
他失业了,他没工作没收入了!他拿什么养家糊口?
才三十五岁,家里的顶梁柱,孩子刚上初中。
一股绝望的情绪笼罩了胡海波,他就像失去了灵魂,如行尸走肉般回到家。
坐在家中的凳子上,拿出了一支烟,用了小半盒火柴才点着了,抽着抽着,已经泪流满面。
“爸爸!”
一声清脆的声音唤醒了正在悲伤的胡海波,这是女儿胡佳琪的声音。
胡海波听到女儿的声音,没用一会儿就收敛了所有情绪。
“佳佳放学了,累不累呀?妈妈马上就下班了,稍等会儿,你先喝点水。”
胡海波的声音依旧还是像以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