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1/2 页)
</dt>
&esp;&esp;他想谈的那件事情,我也想了解,这一刻,我们在沉默中有了一种默契,他正在酝酿勇气,来提出这个话题。
&esp;&esp;“我、我的状态不好。”
&esp;&esp;我尝试直接一点地问他:“和你在邮件里提到的人有关吗?”
&esp;&esp;“嗯,和她有关。”
&esp;&esp;“她经常来烦你吗?”
&esp;&esp;几秒钟的沉默:“没有。”
&esp;&esp;“那你是经常会看见她?”
&esp;&esp;“也不是。”
&esp;&esp;“那是为什么?”我不明白了。
&esp;&esp;“她刚来不久,是我的部门领导,我不会经常见到她,她很忙,只是偶尔会打照面儿。”
&esp;&esp;听上去不像是会有过节的关系,除了工作上的一些交集,还有什么其他的呢?
&esp;&esp;我一时间产生了许多联想。
&esp;&esp;“你们有什么私交吗?”
&esp;&esp;“没有。”他再次果断地否定。
&esp;&esp;“那为什么会?”我还是说出了这个疑问。
&esp;&esp;“我……说不清楚。”
&esp;&esp;我没有说话,等着他进一步的解释,至少让他在这种迷惑中,多一些对自己的探索和猜想。
&esp;&esp;“其实……她也没有做什么。是我的问题吧。”
&esp;&esp;他没有具体阐述“她”让自己不高兴的地方,转而说是自己的问题。
&esp;&esp;我在这里察觉到他似乎有一些不敢表达的真实情绪,比如愤怒、不满、嫉妒……
&esp;&esp;我猜想他在生活中可能是一个道德感较强的人,甚至是人们口中的老好人,压抑了过多的负面感受,只敢在黑暗中稍稍透露。哪怕是面对我,一个陌生人,他也难以展露自己消极的一面。
&esp;&esp;在人的一生中,会有许多遭遇,有好的,也有坏的。相应的,会产生许多不同的感受,有的积极阳光,有的消极黑暗。
&esp;&esp;无论是哪一种感受,都是真实的,是有因缘的。
&esp;&esp;如果一个人只允许自己拥有正向的一面,拒绝负向的一面,那么,被压抑的能量可能会进入人的潜意识中,持久地存在、累积,或许会在某个时刻突然爆发,抑或感到持续地不适、抑郁。
&esp;&esp;所以一个永远不会生气的君子形象往往是以压抑为代价的,反而在将来更会有冲动行为、报复行为的风险。
&esp;&esp;还是那个道理,任何一种能量都渴望被尊重、被理解。
&esp;&esp;所谓理解万岁,一个人最需要理解的,首先是自己。
&esp;&esp;不过在这里,我对于他的这种矛盾和犹豫也是理解的,咨询师重要的素养之一,就是耐心。
&esp;&esp;“你说是自己的问题,是觉得不应该对她有那些情绪吗?”
&esp;&esp;一贯的沉默之后,他说:“是吧。我说了,我也不清楚。她也没做什么,只是例行公事。”
&esp;&esp;他说的例行公事是什么?
&esp;&esp;“可以说得更多些吗,比如,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对她的感觉是什么?”我迂回地发问。
&esp;&esp;“她……我以为她是一个真正有实力的人,一个懂行的人。原来不过如此,不值一提。”
&esp;&esp;又停下了。
&esp;&esp;“听上去,她令你很失望?”
&esp;&esp;“……她让我们每人都上交一份方案,结果她最赏识的还是卷毛。这种人的东西,全是东拼西凑,照搬别人,无非装得积极罢了。”
&esp;&esp;“那她对你的评价是什么呢?”
&esp;&esp;他的语气弱下来:“没有答复。”
&esp;&esp;“没有答复?是因为什么呢?”
&esp;&esp;“忙吧。呵,或者,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