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谢白衣(第1/2 页)
如今,即便好不容易将江归砚寻回身边,可瞧着孩子身处复杂莫测的九重仙宫,面对诸多潜在的危险与挑战,他身为世俗帝王,权力在仙界面前仿若蝼蚁,又能帮上什么大忙呢?
这般想着,江锦墨夹起一筷子饭菜放入口中,却味同嚼蜡,食不知味,满心的愁绪让他全然没了胃口。
朝会之时,太和殿内气氛凝重庄严肃穆。众大臣身着朝服,位列两旁,窃窃私语之声随着江锦墨祖孙二人的踏入戛然而止。
江锦墨稳步踏上龙椅台阶,龙袍一挥,端坐在上,不怒自威。江归砚则跟在其后,一袭白金色锦袍,腰束玉带,头戴玉冠,身姿挺拔站在一侧。
“众爱卿,今日朕带孙儿前来,想必你们也猜到了几分。”江锦墨开口,声音在大殿内回荡,“朕这孙儿,江归砚,年方十七,心怀家国天下,今日初入朝堂,望尔多多提点帮扶。”
大臣们纷纷跪地,高呼万岁,口称遵旨。但人群之中,也有几道目光隐晦地打量着江归砚,或带着审视,或暗藏疑虑。江归砚仿若浑然不觉,神色平静如水,微微低垂的眼眸里却有着思索的光芒。
江锦墨微微抬手,示意身旁的侍从,很快,一把精致的雕花椅子被恭敬地搬到了宰相座椅旁侧。
这一举动仿若一颗石子投入平静湖面,朝堂之上众人皆是一怔,面面相觑间,眼中满是惊讶与意外。
谁都未曾料到,皇帝陛下对这位年轻的皇孙竟宠溺至此,公然给予这般特殊待遇,可碍于龙威,众人虽腹诽不已,却也只能缄口不言。
如此一来,这朝堂之上,除了高高在上的皇帝,竟有了第三位能落座之人,打破了长久以来的惯例。
在江锦墨饱含期许的目光示意下,江归砚微微踌躇,脚步略显迟疑地走上前,缓缓坐了上去。
刚一落座,他的目光便被旁边那把空着的椅子吸引,心中暗自揣测究竟是哪位权贵能有此殊荣,与宰相和自己并肩而坐。
正思索间,一位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的老者匆匆步入大殿,脚步急切,踏入殿中便立刻跪地请罪:“臣来迟了,还望陛下恕罪。”其声如洪钟,虽透着几分气喘,却不失威严。
“无妨,国师一路辛劳,快快坐下吧。”江锦墨神色平和,摆了摆手,语气中带着几分安抚之意。
那名为谢白衣的白须老者谢恩起身,目光不经意间扫向江归砚,刹那间,整个人如遭雷击,直接愣在了原地,眼中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
片刻后,他反应过来,下意识地就要屈膝下拜,这可是在九重仙宫都地位尊崇的人物啊!
然而,江归砚眼疾手快,一道传音瞬间没入他耳中:“莫要声张,装作不识。”
谢白衣身形一顿,强自镇定下来,只得佯装从未见过江归砚的模样,小心翼翼地在空位上落座,只是双手仍不自觉地微微颤抖,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朝会的钟声正式敲响,议事流程按部就班地展开,又迅速结束。江归砚对朝堂上这些繁琐复杂的政务本就不甚了解,因而全程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如同一尊雕塑,静静聆听众人的发言,并未开口插言。
可时间一长,难免觉得枯燥无聊,他索性微闭双眸,暗自调息起来,在这喧闹的朝堂之上,沉浸于自己的修行世界,默默等待着朝会的结束,任时光悄然流逝。
朝会的喧嚣渐渐散去,大臣们如潮水般依次退下,步履匆匆。
谢白衣却仿若脚下生风,身形一闪,瞬间从椅子上弹了起来,几个箭步便奔至江归砚面前,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双手抱拳,毕恭毕敬地说道:“谢白衣见过小师叔。”那声音高亢嘹亮,在空旷的大殿内回荡,满是尊崇与敬畏。
江归砚显然没料到这突如其来的阵仗,一时间有些无措。片刻后,才定了定神,微微抬手,轻声说道:“起来吧。”语气虽轻柔,却也透着些许威严。
江锦墨站在一旁,目睹这一幕,眼中满是惊讶之色。他才刚刚知晓孙儿在九重仙宫地位颇高,心中正暗自感慨,却万万没想到竟尊崇至此,连朝堂上德高望重的国师都要行如此大礼,这着实超出了他的想象。
待谢白衣缓缓起身,江归砚目光中带着几分疑惑,轻声询问道:“你是在何时何地见过我的?”
谢白衣微微欠身,态度恭谨地回答:“回小师叔的话,是在六峰主生辰宴之时,弟子曾有幸远远看见过您一面。当时您出席宴会,虽仅惊鸿一瞥,却让弟子印象深刻,故而今日一眼便认出了您。”言语间,满是对当日所见的回味与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