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页)
走出豆豆溪(王地山 著)(连载01)序言
走出豆豆溪
【序】
陈国福
大学同窗地山老兄姓王,与著名作家许地山同名,家门一报,便让人记住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伊始,王地山便跻身当代作家之列。
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和新中国建立初期.王地山曾是一位具有双重身份的青年战士,恰如毛泽东主席所说,先是“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解放军,继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的党报记者。在进军大西南中来到四川,在向科学文化进军中考入大学,主攻中文,兼习外语,希冀出国深造,后涉嫌叛国投敌,有口难辩,无法可依,身陷囹圄,两秩春秋。生活给他开了一个好大的玩笑。
求知识、做学问,思索大抵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孔子曾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阅读此书,不难看出:王地山首先是一个笃学善歌的思想者,堪称时代的先知先觉。他广泛阅读中外哲学经典和文学名著,激起对现实和社会的深层思考。*革命时期,在中国走向的历史关头,作为一个热血青年,他毅然选择共产党,参加解放军;建国初期,面对国际国内的风云变幻,作为一个党报记者,他始终保持着冷静的观察和科学的判断,惜乎悖逆至圣先贤的谆谆告诫,敏于事而不慎于言。在那个特殊年代,与政治时事相抵牾,难免遭遇人生的挫折,换来命运的悲剧。作家拉开往事的记忆闸门,展示自己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悟,富有理性的力量,又不乏人性的弱点,令人钦佩和惋惜。
解放军犹如一座革命的大熔炉,铸就王地山作为一个革命者的坚强性格。这种性格使他敢于面对各种磨难与挑战。20年漫漫长夜的高墙生活,痛苦、饥饿、困倦、孤独,在生存与死亡两大主题中,他重新审视生命,苦苦挣扎,决不退缩。革命先辈的狱中斗争,给了他巨大的精神力量:一方面,因地制宜,强健体魄,积累知识;另一方面,突破封闭,
获取信息,坚持真理,视力严重受损,心地愈见光明,揭示出中外文明“以禁为诱、以禁为进”的曲折进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人类的认识往往受到时代和环境的局限,这是不可避免的,正如鲁迅先生所说,人不可能提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王地山走出高墙二十年后才动手写这本书,势必给那段生活的描绘多几分冷静与客观,少几许偏激与愤懑。书中运用插叙或补叙手法,以今追昔,以果证因,写出专政者自省意识中的种种忏悔,得到受害者的谅解、宽容和尊重。如果说,知错知罪是当今社会的稀缺资源,王地山“反右”五十年祭,正着意开掘这种稀缺资源,这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历史是不容忘记的,一个失忆的民族是可悲的,没有希望的,甚至重蹈历史的覆辙。正因为如此,当某些人正竭力淡化那段血迹斑斑的历史,新的一代正淡忘前辈经历的苦难,而实现巴金关于建立“*”博物馆的建议为时尚远,我们这些过来人或幸存者,就负有一种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揭示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命运的书已有多部,如丁玲的《风雨人间》、季羡林的《牛棚杂忆》、杨绛的《干校六记》、韦君宜的《思痛录》、马识途的《沧桑十年》、丛维熙的《走向混沌》乃至章诒和的《往事并不如烟》等等,他们秉笔直书,远追史公,写出那个时代的历史真实而备受关注。然而,在知识分子群体中,这些精英名流毕竟是少数,本书作者纯属普通人,也因言罹祸,几经挣扎,越陷越深.一直沉入最底层,弄得九死一生,死不瞑目。这样的坎坷经历和传奇人生,对于了解共和国那段刻骨难忘的历史,也许更具典型性而引人深思。全书没有一以贯之的故事情节,仅以亲历亲见、所闻所感的方方面面,琐琐屑屑,罗列成章,没有铺陈,没有夸张,笔触非常直接,非常准确,尽可能呈现原生态的高墙生活,见证鲜为人知的血泪场景,以酌荏苒光阴,以酬同路朋辈,以资读者缅怀闲聊。如果解构书中的政治背景,对比银幕上表现勇敢者挑战荒岛、古堡、丛林、冰雪、星际的美国大片。王地山的20年狱中生活,更折射出人类不甘屈服、不向命运低头的拼搏精神。这令笔者感受甚深,也足以引起更多人阅读的兴趣,并理当得到更高的评价。
2007年7月
作者题外话:走出豆豆溪(王地山 著)(连载01)序言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走出豆豆溪(王地山 著)(连载02)作家和记者是这样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