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部分(第4/4 页)
,大本营已经来电命令派遣军“自给”;“自足”。
也就是说,日本国内已经无力顾及侵华日军的死活了,他自己手中掌握的有限物资储备,需要应付即将到来的大规模决战,委实难以供给芷江作战。
湖南芷江是长沙等地失守以后湖南新的政治军事中心,也是中美联合空军的飞行基地。
空军优势已经完全被中美联合空军掌握,日军深以为苦。日军为占领芷江,展开了他们在中国内地的的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活动。
7万日军面对王耀武的近20万的中国军队。此时,王耀武的第四方面军已经得到美式装备,第一次在战场上向日军显示出威力。
日军不仅没有能够攻占芷江,刚前进到雪峰山就面临被消灭的危险,只好赶紧放弃攻势计划,以免全军覆没。
冈村将军已明显地感觉到日本已接近于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他本想以扩大中国西部战事的办法,来牵制盟国力量,但没料到事与愿违,造成了目前这种结局。
5月8日,德国投降的消息又传来。
考虑再三,冈村将军终于在5月9日向湘西日寇下达终止作战,撤回原驻地的命令,但为时已经晚了。
冈村将军一边布置各部队首先从广西,广东等地后撤,一边焦虑地注视着,整个未来战争态势的发展。
第一一六章。 末日丧钟被敲响
一。
可是,这次的芷江战役是冈村宁次的一次最大失策。
进攻受阻,全线撤退谈何容易?
在撤退中他们遇到种种困难,中国军队发起了反攻,所有参战的日军都被中国军队围得水泄不通,美军飞机轮番轰炸,侥幸活着的日军忙着逃命,分散的小股日军见无法逃命,只得跪地求饶。
这是抗战时期从未有过的场面。
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日军中国战场攻势的结束。
从此以后,日军渐渐转入战略收缩防御阶段。
中国正面战场则从此转入战略反攻阶段,先后收复桂柳,反攻广州,梧州,滇西顺利取得成功。
这里是中日战争的转折点,同时,湘西会战牵制了大量日军减轻了其他战场压力,也为芷江胜利创造了条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