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第3/4 页)
。
九时零四分,何总司令命冈村大将呈出证明文件,冈村转命小林总参谋长呈递何总司令。
何应钦;冈村分别在日本政府降书中文本上签字盖章,各执一份。
接着冈村接受蒋介石第一号命令,并在命令受领证上签名盖章。
降书签字仪式历时20分钟结束。
到此受降仪式全部结束。
9时15分,何应钦命令冈村等退席。
历时15分钟的中国战区120万侵华日军的投降签字仪式,到此全部完成。
何应钦即席发表广播讲话:“敬告全国同胞及全世界人士,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已于9日上午9时在南京顺利完成,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义的一个日子,这是八年抗战艰苦奋斗的结果,这对东亚及全世界人类和平与繁荣从此开一新的纪元。”
9月11日,全部美式装备;军容盛大整齐的新六军正式从中华东门开进南京市区。
陈颖弘,蔡映雪,赵欣茹,孙美萍,朱凤春,潘淑琴,柴倩如,田秋芬她们所率领的军统女子别动队也行进新六军的序列里;显得格外令人瞩目。
9月17日,新六军在南京接收日军投降工作部署完毕。
原在南京城区及外围投降日军,分别在中方所指定地点;汤山;仙鹤门;栖霞镇等地集中,分批自动缴交武器。
20日,南京城内已无骑马;带枪;佩刀的日军官兵出现。
但受降具体事宜任重道远。
第一二一章。 集权机构的核心
一。
蒋介石的侍从室这一机构,过去是非常惹人瞩目的。
因为首先,从当时所处的地位来看,它是蒋身边的一个最亲信的保密工作单位,目标是很显著的。
其次,它是直接秉承蒋介石独裁统治的实际权力的机构,其顶头上司又是国民党中沂称“最高领袖”的蒋介石。
凡是在国民党统治下面工作的党,政,军各界,以及直接同蒋接触的各方面朝野人士,有很多人都曾和它发生过联系。
在解放前,蒋介石的侍从室这一特殊机构,成为众目睽睽,自是可以理解的了。
蒋介石的侍从室的出现,不是偶然的。
它是为了蒋个人的政治目的和需要,组织起来的一个独裁统治的御用工具。
抗日战争时期蒋介石的侍从室不断发展扩大,从原来的第一,第二两个处,扩增到3 个处,编制和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周密了。
这一时期是这个机构发展的重要阶段。
侍从室人员精于,业务集中。
因为它随时准备跟随蒋出发到各地活动。
根据蒋介石的意图,如果机构庞大了,运用就不灵活,而,住也不便于掌握。
从两处主管的业务重点看来,侍一处的第二组,最多只有三四个参谋人员,待二处的第四组也只有两三个秘书人员,两组的工作是很繁重的。
从侍从室改组后,这两个组的负责人也可以看出,蒋介石对它是多么重视了。
第二组组长是由钱大钧自己兼任的,第四组组长是由政学系政客杨永泰一手培养起来的得力助手董方担任的。
因而这两个组也就形成了蒋介石的侍从室的核心。
在后来1946年,侍从人员先后由重庆所谓还都南京,这时的侍从室所属单位已改为参军处;文官处,参军长商震;文官长吴昆昌,设在长江路。
侍卫长室也改为警卫室,主任是黄埔军校二期生黎铁汉,随蒋的官邸,设在紫金山麓的香林寺。
蒋介石有时到官邸各办公室巡视。
1946年的一天,蒋在侍卫官护卫下,走进香林寺附近的国防部电台,他看到发报机上有灰尘,就责问电台台长几天擦一次,台长回答,每天小擦,一星期大擦洗,蒋介石拖着台长的右食指在发报机上划,满指是灰尘,便怒目责怪他不诚实,马上下令把少将台长禁闭起来。
南京气候干燥多灰尘,在场的人都知道台长说的是实话,但谁也不敢代其解说。
二.
侍六组的业务是直接秉承蒋的意旨处理的。
除了侍一,侍二两处主任可能知道有关的一部分情况以外,其业务对侍从室内部也是严密封锁的。
至于侍一处和侍二处的工作,则由两处“主任”直接对蒋负责。
抗战时期,蒋介石以战时体制为借口,不断打破行使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