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3/4 页)
衣、头戴缀有红五星八角帽的军人,进进出出,神色匆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忙。
大堂右下角的侧厅上,架设着十几台发报机,“滴滴答答”的发报声,在寂静的寒夜里,显得格外的刺耳。
大堂正中,摆放着一张长方形桌子,桌面上铺着一张敌我双方进军态势示意图,周围数盏马灯散发的亮光,将大堂照得通明。
此刻,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军人,一手拿着木尺子,一手拿着红铅笔,正俯身在地图上,聚精会神地画着什么。
年轻军人的旁边,站着一位中年军人,嘴含忽明忽暗的烟卷,不时吐出层层的烟雾,脚下的大皮鞋踱来踱去,发出“嗒嗒”的响声。
忽然,“嗒嗒”声戛然而止,八角帽下那双碧蓝色的眼珠直盯在年轻军人刚画的红线上:“伍修权,进军线路为什么没有画直?我军应从道县直插永安关,再从永安关直插界首的湘江!”语气强硬而恼怒。
“顾问,我重新画?”那位叫伍修权的年轻军人抬起头来,惊愕地望着蓝色眼睛。
“顾问不满意,你必须重新画,啰唆什么!”坐在桌子右边一位二十六七岁、戴着宽边圆形镜片的军人以命令的口吻说道。
“小伍,别急,慢慢画。”坐在桌子左边的一位留着关公长髯的青年军人劝慰说。
年轻军人感激地望了长髯军人一眼,忙埋头干起活来。
其实,蓝眼珠、宽边圆形眼镜、关公长髯就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最高权力机构——军委“三人团”。
军委“三人团”是一九三四年夏天成立的。
为准备中央红军主力撤离苏区,实行战略转移,中央书记处决定由李德、博古、周恩来组成“三人团”,军事上李德做主,政治上博古做主,周恩来负责监督军事计划的实施。
这一临时性的组织,实际上是统一指挥苏区党、政、军、民一切事务的最高权力机构。
伍修权则是中央派给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俄语翻译。
“顾问,从截获敌人的情报来看,蒋介石已准确地判断出我军抢渡湘江的战略意图,特委任何键为追剿军总司令,正调集中央军、湘、粤、桂军三十万大军,采取西堵东压的战术,企图将我军包围在湘江以东狭小的平原地域进行决战。我军应趁蒋介石调兵遣将、包围圈尚未合拢之机,从速渡过湘江,跳出敌人的重围。”周恩来布满血丝的大眼在地图上游移着,左手习惯地捋捋长髯。
铁流涌进 一(2)
“怕什么!八、九军团已直指江华、永明,摆出一副全力进攻桂军腹地柳州、梧州的态势,蒋介石未必就能判断出我军声东击西、抢渡湘江的战略意图。再说,纵使蒋介石已判断出我军必定沿红六军团的旧径抢渡湘江,调集重兵在湘江边进行围堵,但在我英勇无敌的红军面前,又能怎样?”李德一脸的高傲自信之色。
“恩来,别杞人忧天了。蒋介石吹嘘的固若金汤的前三道封锁线还不是被我军轻而易举地突破了,依我看蒋介石精心部署的第四道封锁线也是不堪一击的豆腐渣!”博古举手撑撑眼镜架。
“同志,蒋介石这次可是调集了三十万大军进行前堵后追,更何况凭借湘江天险地障,战略上藐视敌人是可以的,但战术上必须把敌人当成真老虎来打!”周恩来一脸的忧郁之色。
“就算蒋介石这次是孤注一掷,我军正好趁机一举消灭他的有生力量,彻底砸碎他的第四道封锁线,摆脱自撤离苏区以来被追击的被动局面,从西延的大埠头直接北上城步,实现与二、六军团会师湘西的战略目标!”李德不厌其烦地一拳重重捶在桌子上。
“我军自十一月三日进入汝城,已在湘南地域滞留二十天之久,若再踯躅不前,耽搁时日,让蒋介石从容部署,敌人兵精将锐,我们拿什么去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周恩来执拗地争辩着。
“你这是消极的逃跑主义倾向!”李德铁青着脸,狠狠地瞪了周恩来一眼。
博古见周恩来竟敢顶撞李德,忙撑撑眼镜架,帮腔说:“据后卫的陈伯钧十三师报告,今天上午十三师、三十四师在下灌、红岭一线与尾追的国民党李云杰师发生遭遇战,打退了敌人数次进攻,李云杰师被迫后撤,胆若惊鼠,根本不敢紧追,何来的东压?再说湘江一线,只有桂军的两个军,区区五师人马,欲堵我十万大军,岂不是螳臂当车——自不量力,西堵又何惧!”
“不管怎么说,*的前锋已直指永安关,但全军主力仍滞留在潇水以东地域,如仍拖拖拉拉地按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