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第1/4 页)
*的红一军团是全军的开路先锋,更要注意隐蔽,绝对不能暴露目标。
夜幕中的*,正率领着自己这支能征善战、红军王牌军中的王牌军——红二师,犹若一支利箭,顶着寒风冷雨,穿过漆黑夜空,向全州疾射而去,向湘江疾射而去。
等待他们的是血战?
等待他们的是平安无事?
正在寒风冷雨中疾进的王牌军指战员们惘然未知!
铁流涌进 四(1)
劈关斩将,破围先锋*连突三道“钢铁封锁线”;按图作业,李德精心策划“甬道战术”,中央苏区大搬家。
一九三四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灌阳文市圩上。
清晨,雨水早已歇脚,东天泛霁,文市圩的大街上显得格外的清新静谧。街道两侧低矮的民房下,横七竖八躺卧着抱枪而眠的红军战士。衣衫褴褛,疲惫不堪,或蜷缩在墙脚,或蜷缩在屋檐下。
尽管寒风不时撩拨着正在熟睡中的战士们,然而怎么也抵挡不住一夜的急行军给人体所造成的疲劳困顿!
南方稍带灰蒙的天空,隐隐约约传来飞机的轰鸣声。只有在几个路口树脚下放哨的士兵仰着头,紧张地盯着远处的天空。
不多时,三个黑点越飞越近,逐渐变得越来越大,甚至连飞机身上的青天白日标志,肉眼也能看得清清楚楚。
轰隆隆的机鸣声并没惊醒熟睡的士兵,他们仍然酣睡如梦,鼾声如雷。
圩街上的清晨安静如常,只有几座瓦房上冒出袅袅炊烟。
飞机轰鸣着朝永安关外飞去。
在临街有一座邓氏宗祠,两扇大门敞开,两侧站立着两名荷枪实弹的士兵。
祠堂内静谧安宁,偶尔有几个军人进进出出,但都是轻手轻脚的,绝无大声喧哗声或响动声。
祠堂的正壁上挂着一张兴、全、灌三县地形图,地图下方的太师椅上坐着似睡非睡、正闭目养神的*,两手互拢在袖子内,耷拉着脑袋,那神情仿若老僧坐禅入定。
偶尔,*微睁着惺眼看地图一下,又安详地闭上双睑,冥思苦想着。
张眼、闭眼,*的大脑辗转无法入眠。
他根本无法入眠,因为他的大脑神经一根根绷得紧紧的。
据报,前锋红四团、红五团已抵达前方近四十公里的石塘圩一带,红六团尚在前方三十余公里的朝南一带。
为了不暴露目标,*已命令各团就地宿营,做好隐蔽,二十七日清晨渡过湘江。
同时,命令红十五师前锋连夜在灌江上的江西渡上架设浮桥,以便后续部队渡过湘江支流灌江。
*忽然睁开眼睛出神地盯着地图上所标的“全州”二字,心中隐隐约约涌起不安之感。
*两手一撑,缓缓站起身来,拢着两手,不紧不慢地踱起步来。
此番能否抢占全州,是确保中央红军顺利渡过湘江的关键。他知道身后全军数万双眼睛也正在看着他的红二师,*感到肩上沉甸甸的。
自从撤离中央苏区,*的红一军团为左路前卫,彭德怀的红三军团为右路前卫。
十月二十一日,突围的第一仗在江西的安远和信丰间的版石圩一线碉堡群间打响。
*指挥红一师一团袭占新田、二师六团袭占金鸡。
这一线守敌是粤军的一个旅。红军几个冲锋便将粤军击溃,红军乘胜追击,二十二日经过两个半小时的激战,攻占了版石圩,共歼敌约一个团,俘敌300余人。
残敌向古陂逃窜。恰好彭德怀指挥的红三军团从右翼插到了古陂,随后又追歼逃敌到安西。
十月二十五日,中央红军在一、三军团的掩护下,从安西、信丰、安远三点间全部渡过了信丰河。
蒋介石吹嘘的第一道“钢铁封锁线”,就这样被红军轻而易举地冲垮了。
十一月二日晚,*指挥红二师六团来到位于汝南南部的城口,而通往城口唯一的一座踏水桥被敌人重兵把守着。
红六团前卫立即换上国军衣着,大摇大摆地步过踏水桥,智取了城口,歼灭了守敌,军团部移驻城口。
铁流涌进 四(2)
红三军团监视汝城之敌,红军主力绕道突过汝城。
蒋介石吹嘘的第二道“钢铁封锁线”,就这样被红军轻而易举地突破了。
长征前夕,朱德给瑞金红军机枪培训班讲话
十一月六日下午三时,红一军团司令部移驻麻坑圩,*利用敌人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