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部分(第3/4 页)
实还是个未成年的高中生,折木也更愿意用“女人”这个词来称呼她,而不是“女孩”。
之后就是关于剧本的写作了,这对折木来说也不容易,因为剧本不比小说,从某种角度来说剧本比小说更难些。人人都可以写小说,但却并不是人人都能够写剧本的。
所以他只好抱着那些有名的剧本从新开始一点点啃了,哪怕是依瓢画葫。对折木来说这也是没办法的,前世今生,这还是第一次写剧本。
不过这样想来,四大文体,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就只差这戏剧没有写过了,这下好了,都给他凑齐了。
事实证明,折木还是有写剧本的才能的,虽然从来没有写过剧本,但在看了两天的大量的剧本后,折木依瓢画葫,也终于在这个星期写完了。而写出来的剧本竟然还不错,最起码折木自己就很满意。
小说和剧本最大的区别还是小说其实是一种叙述性文体,需要大量的人物描写的刻画,文学性非常强;而剧本更突出的是人物之间的对白,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对白来展现主题。
所以说即使是一部好的剧本,也绝对需要一个好的演员来展现,差劲的演员是真的能毁掉一个好剧本的。大家都知道,就算同一句话,语速、口气、停顿、表情,只要有一点不同,表达的意思完全可以是天南地北。
折木这次写的剧本如果拍出来大概就是二十分钟左右,如果精心剪辑一下倒是可以控制在十五分钟以内。这才是比较正常的,因为这部剧本是要在神高学园祭播放的,如果时间太长,不仅意味着成本更高,也不会有更多的人来。
毕竟神高的社团太多了,神高的文化祭也是闻名于整个神山市的,花太多时间去看一场学生拍的电影本来就没什么意思。完全是因为好奇一群学生能拍出一场怎样的电影才会来赏脸的,顺带着休息一下。所以能控制在十五分钟以内是最好不过的了。
更何况消费人群是以学生为主体,票价当然不能过高,只能薄利多销了。
而折木将自己写的剧本拿给千反田她们看时,也获得了她们的一致好评。千反田倒是没什么,毕竟已经认识这么久了,对于折木也可以说是非常熟悉了。而且虽然他们没有同班,但是折木的国文成绩一直都是班级第一这件事千反田还是知道的。而且她也经常向折木请教和国文的问题,当然折木也经常请教千反田理科的题目。
和折木有偏科的倾向不同,千反田可是一直都是成绩年级前几的学霸。
而入须冬实的表情就比较精彩了,她原以为自己对折木的评价已经足够理性的了,没想到还是低估了他。
而本相真由的心情就复杂多了,既有真相已知的欣喜,又有对自己的天赋的悲哀。爱好从来就和天赋没什么关系。
不过折木倒是挺开心的,毕竟谁不喜欢自己能够解锁新技能。
可以说折木的任务已经完成一半了,剩下的找场地找演员就不关他的事了。不过入须冬实倒是一直都很忙碌,她要管的事情很多,场地、演员、资金,都归她管。虽然千反田也有在帮忙,但折木却看得出,即使只有她一个人,她也能管的好好的。
虽然忙,但却不会乱。
真是一个天生的管理人才。折木甚至感觉她就是为市场管理而生的。
不过这未来的事谁知道呢?有太多惊才艳艳的人最后还不是沦为默默无闻的普通人,这并不是一个只看才能的世界。
拍摄期间产生的所有费用,是入须冬实和本相真由两个人共同出的,这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拍得不好,很容易回不了本的。
折木也暂时拿不到写剧本和参演的费用,因为要等到文化祭结束后才知道是亏了还是赚了。如果亏了,那么这亏损的部分由入须冬实和本相真由承担;如果赚了,那么也是去除所有的成本后,再来分配酬劳。但因为承担的风险不一样,所以这一次就并不是平均分配了。
当然这些事先都商量好了的了,这里就不得不再次佩服入须冬实的能力,分配得非常好,最起码让折木这个经历过社会熏染的“成年人”也挑不出更好的了,他自认就算让他来也做不到比她更好的了,虽然折木本来就不擅长管理这类事。但有时候天赋就是那么地让人又爱又恨又嫉妒。
……
暑假已经过去一半了,离开学也只剩下一个月了。
和很多学生一样,折木也不喜欢上学,因为如果开学了他就再也不能每天睡到自然醒。其实日本的高校普遍是八点四十五分才上课,很多学生除非是社团需要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