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部分(第1/4 页)
——上下其手
蒍子冯去世,屈建(子木)担任令尹。
相比于蒍子冯,屈建更喜欢对外用兵,上任当年就灭了吴国的附庸舒鸠国。第二年,屈建联络秦国,楚秦联军进攻吴国。
楚秦两国军队抵达吴国边境的时候,发现吴国人早已经有了防备,于是决定撤军。可是就这么回去又觉得挺失败,干脆两国联军屁股一歪,打到郑国去了。
郑国守卫边境的是皇颉,猛然发现楚国人和秦国人来了,仓皇之间率军出战。郑军当然不是楚秦联军的对手,大败亏输。
皇颉弃车而逃,结果被楚军的穿封戍活捉。穿封戍正要押着皇颉回去,迎面过来一员大将,谁啊?楚康王的弟弟王子围。
“哈哈,我活捉了郑军主将,哈哈。”王子围来到近前,一把揪住皇颉,大喊起来。
穿封戍一看,分明是自己捉住的,这位怎么上来就说是他捉住的?
“喂,搞错了吧?没看见我正押着他吗?”穿封戍说。
“我可没看见你押着他,是我抓住他的。”王子围索性来个不要脸。
“是我捉住他的,你不要脸。”
“你才不要脸,是我捉住他的。”
两人争吵起来。
穿封戍只是个小军官,他不知道对面这位是楚康王的弟弟?知道,可是他咽不下这口气。
正在争吵,来了一个人,谁?伯州犁。
“哎,咱们别争了,伯老来了,楚国最有学问的人来了,咱们问他,让他判断。”王子围提出建议。
“那,那行吧。”穿封戍没办法,只好答应。
两人把问题交给了伯州犁,要说呢,还是晋国人有办法。
“这还不好办?谁捉的他,他自己最清楚啊,问他不就行了?我来问。”伯州犁有办法,听上去还真不错,穿封戍挺高兴,心说这一回该真相大白了。
晋国人总是比楚国人有办法,这一点要承认。
伯州犁来到皇颉面前,先做一下铺垫:“这位,看上去你是个聪明人文化人,有些事情你自己知道怎么办吧?”
皇颉一听,有点弄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不过,他是个聪明人,也是个文化人,他知道这句话一定有什么深层含义,自己要小心了。
伯州犁抬起手来(《左传》:上其手),指着王子围说:“这位先生是王子围,哪,身材魁梧,体格健壮,是我们大王最宠爱的弟弟。”
然后,伯州犁把手放下来(《左传》:下其手),指着穿封戍说:“这位名叫穿封戍,楚国边境小县的县尹。”
皇颉现在什么都明白了。
“现在请听题,王子围和穿封戍,谁捉住了你?”伯州犁问。
皇颉抢答了。
“我遇上了王子围,打不过他,就被他活捉了。”
正确答案。
伯州犁笑了,王子围也笑了,甚至皇颉都笑了。
“笑你妈个头,老子跟你拼了。”穿封戍爆喝一声,提起手中的大戟,就要来跟王子围拼命。
王子围吓得脸色惨白,掉头就跑,幸亏在场人多,夺下了穿封戍手中的大戟。
“什么狗屁王子,臭不要脸。”穿封戍大声叫骂。
这段故事,后来成为一个成语:上下其手。
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他乡遇故知
从郑国捞了一票之后,楚秦两军各自回国了。
回到楚国,屈建发现有客人在等他,宋国来的客人,是向戌派来的。虽说宋国是晋国阵营的,屈建和向戌的私交还是不错的,私下里常有些书信往来。
“哎哟,老向有什么好消息给我?”屈建挺高兴,他想不到的是,后面的事情能让他更高兴。
“令尹,是这么回事。”来人是向戌派来的和平特使,当下把向戌的和平计划介绍了一遍,说是晋国人很感兴趣,要是楚国也有兴趣的话,宋国愿意做东道主,请晋楚两国到宋国进行和平谈判,今后双方的盟国互相朝拜,国际事务都以和平方式解决,世界和平的伟大理想就能实现了。
屈建听完了介绍,非常高兴,算一算,世界和平对楚国实在是好处太多了。首先,目前楚国处于下风,对抗晋国很吃力;第二,晋国的盟国多,楚国的盟国少,互相朝拜,自己就赚多了;第三,要是在自己手上实现了世界和平,那自己不是名垂青史了?
屈建决定响应宋国的建议,于是去向楚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