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2/4 页)
说:那么,有谁能把老师的眼睛画出来?
于是,一个孩子上去,在黑板上面画了条鱼。
又问:老师的鼻子像什么?
一个孩子说:像个鱼钩。
好,又有孩子上来画了鱼钩。
老师的嘴巴像什么?老师的耳朵像什么?……
画完了,老师指着黑板大声地问:大家再来说说,老师的眼睛像什么?
孩子们齐声说:鱼……
老师的鼻子像什么?
孩子们说:鱼……钩……
表面上看起来是在启发孩子,实际上还是拐了弯子〃教〃去了。而且,是用一个孩子对物体的认知控制其他孩子的思维空间。这个老师受过我们全程培训,但是在运用的时候仍然不能把握。培训一个老师我们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所以,有时候感觉到真像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让我欣慰的是,总算留下来一些非常热爱孩子和教育的人,这些人成为我们的骨干力量,他们一直不断地努力提升自己,他们对待自己的工作不再是职业性的,而是将他们精神的享受、事业和职业融为了一体。
BOOK。▲红桥▲书吧▲
第44节:二、要让孩子成长为他自己的模样(1)
二、要让孩子成长为他自己的模样
1?懂得孩子才能帮助孩子
人这种动物有个奇怪的特征,自己成长的过程和成长的规律,自己并不能很透彻地了解到,尤其是0~6岁这一段。人更不能在经历过这一段之后深刻地理解到自己经历了一些怎样的过程,才成长成今天这个样子。所以,当成人回过头来再去养育自己的孩子时,不是沿袭自己父母的方式就是重新学习其他更好的方式。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有一点是我们必须要做的,那就是理解孩子,只有理解了孩子才知道怎样去养育他们。
爬台阶的小男孩
有个朋友,给我讲了这样一件事:有天她去银川光明广场散步,看见一位年轻的父亲抱着一个差不多一岁多点的小男孩,走到人民会堂台阶下面的时候,那位父亲把孩子放下准备休息一会儿,男孩就顺着台阶往上爬。每爬一个台阶都特别费劲,吭哧老半天才爬完一阶。他的父亲开始的时候还站在旁边看着,爬了两阶他就受不了了,抱起孩子噌噌几步走到最高处。这一下孩子不干了,又哭又打的。那个父亲不知道怎么回事,很烦的样子,骂:臭小子,你不是要上吗?我把你抱上来你还哭?哭个啥嘛!
我的朋友就过去,对那个当父亲的说:你把孩子抱下去,让他重新爬,他就不哭了。那人一脸不相信的样子,但是孩子在哭,没办法,只好照着做了,当他把孩子抱到台阶下面,孩子立刻止住了哭声,重新爬台阶。他很吃惊,问:怪了,你是咋知道的?
〃咋知道的?〃这句话,可以说代表了现今许多家长的教育状态。人有着自己的生长规律,但是许多成人大都只知道人的生理成长规律,不知道心理成长规律,上面那个父亲就是这样。
他不知道他的孩子正好到了腿的敏感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终于发现他有两条腿可以使用,便不断地用他的腿感知世界。要是成人不知道这些,阻止这样的探索,孩子就会哭叫。要是经常阻止,不但使他的潜能发展受到影响,还会造成心理问题。这个时期的孩子最喜欢哪儿不平往哪儿走,平平的马路他不走,专挑疙疙瘩瘩、坑坑洼洼的地方走。因为越是这样的地方,越能使他感觉到腿的存在。
〃望子成龙〃的观念在一些人中间可以说根深蒂固,超值期待、牺牲精神、专制武断都是举世罕见的。然而无情的事实是,大多数孩子都不能实现家长的期待,让他们深感失望。
背后的军团
为什么会这样呢?有人指出,这是因为大多数家长把教育理解成了〃多学东西〃,〃多学实惠的东西〃,认为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多种技能。英国人讲培养一个绅士要经历三代,指的就是人文素质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中国人也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内心深处是不是真的这样认为?要是真的这样认为,就不会有那样多备受折磨的孩子了,人才也不会像现在这样稀少。
比如像数学、物理、化学的奥林匹克竞赛,中国的孩子要比其他国家的孩子强得多,有的先进国家孩子的成绩在全世界排在三十几位,咱们的孩子的成绩经常占到前列。可是拿过奖之后,这些孩子大多没在他们拿奖的领域里有所建树,甚至有的一辈子都不愿意再接触那个拿奖的领域。有一个在中国做了十几年的外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