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第2/4 页)
入朝,但南越王从来都没前往长安。南越政权也留意到了吴楚七国之乱中许多诸侯王的倒台。三年一度的入朝是诸侯王的义务。汉朝使节向南越王传话说,如果不入朝,王就不会被承认。
南越丞相吕嘉等人杀了赞成入朝的幼王、摄政太后和汉朝使节安国少季。太后是长安人,在南越先王入朝(实为人质)的时候被宠爱,生下了现在的幼王。而使节安国少季,有传言说他是太后的昔日恋人。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荣光时代(6)
南越内部分为亲汉派和独立派,既然以吕嘉为首的独立派发动了政变,那么已在北方无后顾之忧的汉朝立刻动员大军,迅速制服了南越。汉为了平定南越而对夜郎的怀柔如前所述,从友邦夜郎发动进攻的汉军在到达南越之前,中央汉军就已把南越收拾完毕。东越也是在这个时候被汉消灭的,理由是和南越同气连枝,可能这也只是汉的借口。这样一来,汉朝势力扩展到了中国大陆的南端。
东方的朝鲜也以外臣自称,但从不入朝。元封二年(前109),也就是远征南越两年后,汉由山东半岛和辽东,从海陆两路向朝鲜出动大军。然而这次不像征讨南越那般顺利。陆路的左将军荀彘和海路的楼船将军杨仆相互嫉妒猜疑,左将军是主战派,而楼船将军是主和派。
楼船将军也在远征南越时带领水军立下大功。在远征朝鲜时他包围了王险城(平壤),他想独占功劳,却铩羽而归。而左将军甚至怀疑主和派的楼船将军可能会联合朝鲜进攻自己。
朝鲜内部也有纷争。朝鲜王右渠被部下所杀,但是换上来的大臣成巳依然死守王险城。左将军指使右渠的儿子和其他实力派向人民发布告谕,最后诛杀了成巳。
回国后,两个将军被押到军###议上,左将军被处以斩刑,楼船将军以大量金钱赎罪,被贬为庶人。
汉把朝鲜作为直辖领地,置真番、临屯、乐浪、玄菟四郡。
在远征朝鲜前一年,汉武帝在泰山举行了封禅仪式,年号“元封”即是由此而来。关于年号有各种说法,但毫无疑问的是,从武帝起中国才开始使用年号。汉武帝从即位的第二年开始,年号依次是,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每六年就改元一次。实际上武帝使用的第一个年号是得宝鼎后的“元鼎”,在此之前的年号是后来命令补加的。故而,“元封”元年(前110)是中国最早的实质性改元。
封禅被认为是只有圣天子才能举行的仪式。曾有大臣劝谏武帝的祖父文帝封禅,但他觉得自己还不够资格。
武帝非常有自信。他统治着远远大于秦始皇所征服的广阔地域,曾祖父的白登山之耻也被雪清,他认为已经没有比这更高的资格了。但是,据说古代封禅还有个前提条件
——振兵释旅。
封禅是带来天下太平的圣天子所举行的仪式,所以拥有庞大的军队是与此相矛盾的。武帝这时解散了北方的十余万军队。
武帝带领群臣一路向东,沿海岸巡礼八神。这也是一次视察民情兼展示威仪的大旅行。他于四月登泰山,举行封禅仪式。虽说是带领群臣,当然也有人数限制,所以对被选中随行的人来说,都是莫上的荣耀。这一次,太史令司马谈就觉得自己当然会被选中。
太史令是阁僚(三公九卿)之一的太常的属官,和博士一样是六百石的官。司马家自周代起就专门执掌历史记录,除了记录现有事情外,还保管着过去的记录。封禅仪式百年不遇,所以作为记录官的太史令是咨询仪式细节的最佳人选,理应被列入随行人员。虽然他这般坚信,但下达的决定是封禅仪式不需要太史令。
司马谈对此无比愤慨,一病不起,最终亡故。可以说是被气死的。他在临终时叫来儿子司马迁,老泪纵横,拉着他的手,留下遗言:
自获麟(孔子编纂《春秋》)以来四百有余岁,而诸侯相兼,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余为太史而弗论载,废天下之史文,余甚惧焉,汝其念哉!
司马迁的《史记》是继承父亲遗志所作。记录官被忽视到了不被允许参加封禅仪式的地步,是因为他们平常忙于历法却怠于整理历史记录。希望你恢复司马家的本职工作——这正是司马谈的遗言。
司马迁把父亲的话铭记于心。几十年后,《史记》这部伟大著作诞生了。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是属于全人类的记录。拥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史书自此开始。此后,正史就以纪传体来书写。孔子所编《春秋》是编年体,也被继承了下来,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