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第3/4 页)
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最好的情况是一个公式:收入-支出=余钱。余钱就是闲钱,人生拥有闲钱是件幸福的事。自由支配,旅游也好,消费也行。总之,自由自在。说到收支,想起拳王泰森的财富经历,他从20岁开始打拳,到40岁时挣了将近4亿美元,但是,他花钱无度,别墅有100多个房间,几十辆跑车,养老虎当宠物,到2004年底时,他破产了,还欠了国家税务局1000万美元。如果你不是含着金钥匙出生,享受不应该是挥霍无度。提倡享受生活,但是是节制有度的享受生活,人生下来不怕穷,老来穷才最可怕。
2?一夜暴富是奇迹,可人生没有几个这样的奇迹。
天上没有馅饼,天上有什么?雨、雪、沙尘暴,虽然偶尔例外,也会掉下个花盆什么的,但那始终与馅饼有差异。中国有句老俗话叫做“财不进急门,急门不进财”。在机会面前,保持冷静是必须的,基本上,生活中40%…50%的机会不可信,要想想别人的动机,听起来过于完美的东西往往都是别有用心的假话。当别人给你“看起来很美”的投资机会时,先不要管他的鱼钩多么金黄,先冷静下来,问自己六个问题(举例产权投资):
(1)谁在卖我产品,对方的信誉如何?
(2)我的钱都用在哪里了?
(3)我挣的是什么钱,盈利模式是什么?
(4)收益率合理吗?年收益1%…5% 低,5%…8% 中等,,8%以上 高,我的收益率又能够是多少?
(5)如果我不投资了,还能卖得出去吗?
(6)如果卖不出去,可以自用吗?
六个问题如果有两个以上有疑问无法解决,那么这个“馅儿饼”就不是个好馅儿饼。
3?切忌:有债务可以,但不要让债务缠住一身。
房奴、车奴、卡奴。中国的负翁年龄段大多在28…35岁。例如在北京买100平米的房子,房价算一万一平,100万,首付30%就是30万,契税等就算10万,10万装修,3万家电,2万内饰细软,没有50万没法住进去。月还款应该在收入的30%以下,50%的话会还款还得非常痛苦。所以,在确定买房之前,想好自身经济实力是否具备财务能力再买房,否则买房就是房奴。车奴更甚,车子是持续消费品。日本的富翁每天拎着饭盒坐公交。还有一点,千万不能依靠信用卡,那是财务鸦片。检查一下大家的钱包:大学生,月消费1800,北京硕士毕业月薪3000,本科2000,这两个数字在经济危机下还要缩水。刚步出社会的工薪一族一定不要对未来生活抱着虚无的幻想。改变生活,要从小钱开始还,还卡——还车——还房——攒钱_——投资。你永远算不过银行,摆脱财务要还本而不是还息。 。 想看书来
第五章 一分钱,如何变大?(7)
4?坚持一夫一妻制度,只生一个孩子。结婚不是最大的财就是最大的债。不要轻易离婚。
5?专心一项投资。中国有一句老话叫“一招鲜,吃遍天”,博而不精无益,“猴子掰苞谷”也无益,一生做好一件投资——不是去赌——就能过上美满和幸福的生活。而且,有一个原则:不熟的不做,不懂的不投,不要从众。切记:有些钱,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强求也得不来。
价值(十六)理财案例 ——三个案例三种态度
案例一 “月光女神”或者“月光王子”
小A,是青岛人,父母现在都在青岛,父亲是在当地一家私营企业工作,母亲是公务员,名牌大学毕业上班有半年了,每个月3500元的薪水,单位还提供单身宿舍,但他这半年来都是“月光”。日常开支(吃饭费用、交通费、电话费和水电费)至多1000元,那其他的钱都怎么没了呢?小A自己也觉得纳闷,左算右算,原来消费支出(请朋友吃饭、唱歌、出去玩、买衣服)的花销在1500左右,但是其余的钱怎么算都算不出来,最后小A无可奈何地笑笑,手一摊:“我还真想不起来了”。
案例二 无忧无虑好逍遥
小B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IT外包公司,工作三年,月薪平均6000…7000元。但是小B对自己的财务状况同样没谱,花什么,花掉多少,他很少上心,跟着银行系统看自己的进账出账,小B暂时也没有买房的准备,他说:“没结婚买房干什么啊,买了我就是房奴了,等哪天想结婚了,再买吧”。 在积蓄方面,他把钱基本都存进了银行。单位为每个员工都购买了商业保险,所以他没有买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